綿陽經開區探索全員聘用制 “產業強區,活力新城”步伐加快邁進
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56.83億元,同比增長33.4%,增速位居綿陽市第一;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41.13億元,同比增速21%,其中3月份完成投資21.2億元,創建區以來單月投資最高;工業投資完成18.21億元,同比增長79.3%;技改投資完成15.92億元,同比增長59.2%……日前出爐的2022年一季度主要經濟發展數據顯示,綿陽經開區在幾個關鍵指標上不斷創造新紀錄,重塑其在綿陽市經濟社會發展版圖中的位次。
動力從何而來?秘訣就在于改革!綿陽經開區以刀刃向內的決心,推動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探索全員聘用制,打破“一編定終身”“能上不能下”的束縛,讓敢為、肯為、有為者有施展才華的舞臺,以此提振隊伍精氣神,進而打造敢干、實干、快干、會干的高素質專業化隊伍,實現內部活力迸發,激發全區上下鉚足干勁推動高質量發展,共同推動綿陽經開區高質量發展高位突破、再創佳績。
□付江
向機制改革要活力
打破員工成長的“天花板”
綿陽經開區作為綿陽城市南主城區,2000年成立,2012年升級為國家級經開區。打造“先進制造業集聚區和區域經濟增長極”,這是綿陽經開區作為國家級經開區的初心和使命。然而,近年來,開發區運行的體制機制趨于僵化,在行政效能、加快發展等方面優勢不再突出。
一方面,綿陽經開區實行大部制,每個部門平均10余人,往往需要對口市上幾個甚至十幾個部門(單位)。另一方面,綿陽經開區編制資源較為稀缺,目前全區共計243名在編人員,還有340多人屬于購買人力資源服務人員。這就帶來一個問題——干部職數較少,“論資排輩”阻礙了年輕干部進步;而編外聘用人員也難以施展才能。部門間也存在激勵政策作用不明顯的問題,“干好干壞一個樣”,年終績效獎勵沒有拉開差距。
改革,首先問計于基層。2019年底,綿陽經開區開啟“征集發展意見”活動:每位工作人員都可以向區黨工委提出發展意見建議。征集到的意見建議中,最突出的就是希望能轉變機制體制。由此,綿陽經開區下定決心,以刀刃向內的勇氣,對用人機制進行改革,堅決打破“條條框框”。
堅持公開公平公正
讓有為者“有位”
新勢甫成,試點隨即展開。2020年3月,4個經濟部門(單位)和2個綜合部門率先推行。6部門從“一把手”到一般職員,無論有無編制,只要學歷和能力符合要求,都可以通過演講和答辯競聘上崗。
破局由此開始。130人通過競聘到崗履職,4名編外人員突破“身份限制”,成為部門副職,部門科級干部平均年齡下降7歲。
加快成勢,至2021年2月,綿陽經開區在除街鎮和紀檢監察部門外的13個機關及直屬部門(單位)全面推行全員聘用制改革。改革從試點到鋪開,不到一年時間。
瞄準注重實績、人崗相適這個改革的關鍵,考評競聘采取“競聘演講+現場問答+綜合評價”的方式公開進行。在總結試點改革成功經驗的基礎上,這一次除由區黨工委管委會領導班子成員、相關部門(單位)主要負責人組成綜合考評團外,還邀請“兩代表一委員”和服務對象作為“考官”共同參與打分。
公開促公平。考評團所有成員同樣分值,一人一票,公開實名。同一崗位所有競聘者面試完后,再進行通盤考量和評價打分,以更好實現好中選優。
更多優秀的年輕人脫穎而出,一些編外人員也走上領導崗位。數據顯示,涉改部門(單位)主要負責人平均年齡下降了4.3歲,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學歷占比達到41%;分管負責人平均年齡下降了5.2歲,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學歷占比達到82%。
改革后,更多優秀人才有了施展才能的空間,推動整個經開區形成你爭我趕干事創業的氛圍。
匯聚發展共識
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不久前,在全員競聘中表現優秀的蔣明軍,走上新的工作崗位,被聘任為綿陽匯聚三江招商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兼總經理一職。
蔣明軍是一名聘用制人員。在2020年的試點改革中,他競聘上經科局副局長崗位。兩年來,他和同事一道努力,交出了一份出色的成績單:綿陽經開區規上工業企業數量突破100戶、工業投資保持快速增長。2021年,綿陽經開區工業投資排名提升至綿陽市第一,實現了華麗“逆襲”。
從聘用人員到區屬國企“一把手”,他連續跨越職業晉升的“天花板”。這也是綿陽經開區建區以來,首個以聘用制身份擔任部門(單位)正職的案例。
實施全員聘用制后,考核也有了優化,從過去“年考”變為“季考”。每個季度隨機抽選6個部門接受一次觀摩點評考核,現場展示工作亮點,由區黨工委管委會領導、機關部門領導、行業代表、職工代表、群眾代表等進行打分并提問,每個被考核部門的最終分值之間必須相差2分及以上,以保證部門與部門間拉開差距。
選人“逗硬”,考核也要“逗硬”:連續一年考核在全區倒數后三名,相關部門就會被談話;連續兩年考核在后三名,部門主要負責人和分管負責人的崗位就要“拿出來”重新競聘。全員聘用制開展以來,有兩個部門正職因履職不力被免職,被調整到其他崗位工作。
改革催生活力,發展釋放動力。如今,綿陽經開區干部的沖勁更足、工作思路更活、活力更強,各項工作也取得較好的成績——綿陽經開區主要經濟指標連續兩年名列全市前茅,2020年,實現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市場主體3項指標增速位居全市第一;2021年,實現稅收收入18.15億元,占GDP比重達到16.13%,排在綿陽市前列。兩年間,通過改造提升市政道路、新建公園廣場,全區累計新增綠化面積63.18萬平方米,增幅達到49.9%。
改革促進發展打造“活力新城”
綿陽經開區的全員聘用制改革,催生出一家人力資源公司。通過市場化改革,這家公司不僅為園區機關提供人員保障,還為園區的企業提供人力資源相關服務。就在不久前,在綿陽市召開的一場服務市場主體會議上,該市各縣市區、園區相關負責人來到綿陽經開區,參觀學習當地以市場化方式購買人力資源服務,從而為企業提供代辦等服務的模式。
改革,是激發活力、創新力的必然手段。綿陽經開區近年來推動高質量發展成效顯著,其核心要義在于打破既有的體制機制障礙,堅持市場化導向推進改革。
無論是改進人才選拔任用機制,還是為園區企業提供人力資源服務,都緊緊圍繞“市場化、專業化”優化選人用人制度,改革促進發展的效果明顯。
踔厲奮發,闊步向前。綿陽經開區正立足新發展階段,抓住中國科技城建設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政策利好,錨定目標定位,聚力打造西部先進制造業示范區。隨著“產業強區,活力新城”的步伐加快邁進,綿陽經開區將為綿陽加快建設中國科技城、成渝副中心貢獻更多力量。
您可能也感興趣:
為您推薦
因旗下部分產品存在問題 三家險企被要求全面整改
二季度五行業暫緩繳納養老保險費 含零售、民航等特困行業
深圳市重疾險參保人數逐年增加 七個醫保年度賠付14.4億元
排行
最近更新
- 綿陽經開區探索全員聘用制 “產業強區,活力新城”步伐加快邁進
- Metars 玩家Kitchen喜提法拉利!震驚整個幣圈!!
- 解讀酒空格,解讀酒業新零售發展歷史
- 《向往的生活》第六季開播,“小o”發現容聲冰箱里的秘密?
- 煙臺開發區境內外上市企業達11家 其中10家為區內孵化
- 硬仗白酒:誰的青春不硬仗
- 立夏養心首先要注意睡眠 更要注意飲食的調攝
- 發力釘釘生態、支付寶生態,1號系職場綜合服務平臺完成A輪融資
- 澳思柏恩抗菌LSB板 助力家居環境健康“鋅”升級!
- 遼寧出臺11條措施加強民生保障 涉及失業保險穩崗返還等方面
- “五一”假期郵政快遞業運行平穩 持續推廣無接觸投遞設施
- 海牙協定正式生效 促進工業品外觀設計創新能力提升
- 門診費用跨省直接結算覆蓋范圍擴大 住院費用跨省結算運行穩定
- 多地進一步完善房地產政策 涉及首付比例、購房補貼等方面
- 多國央行加息應對通脹 我國將強化穩健貨幣政策持續發力的基調
- 江西武寧縣在建項目、投產企業“兩不停” 致敬“五一”勞動節
- 五一假期蕪湖針對重點區域開展食品安全監管 保障市民消費安全
- 五一假期蕪湖消費品市場供應充足 15家流通企業銷售額5295萬元
- 江西九江與湖北黃岡深化跨江合作 兩港集裝箱“水-水支線”運營
- “五一”假期蕪湖市旅游收入達3.7億元 “微旅游”成為市場主流
- 深圳市上市公司成績單亮眼 新興產業成經濟增長的新引擎
- 九江建立科技志愿服務隊伍 探索科普服務供給“最后一公里”...
- 《江蘇省就業促進條例》正式實施 鼓勵創業創新釋放“倍增效應”
- 年輕求職者掀起“反向背調”之風 倒逼企業營造更合理的職場環境
- 福建開展民營企業招聘月活動 提供針對性招聘用工服務
- 安徽蕪湖:加快實施科技人才團隊引進工作 構建人才“強磁場”
- 五一假期戶外露營槽點多 集中于環境差、生態保護不到位等
- 遼寧全力推進高新區建設 一季度主要經濟指標保持向好態勢
- 遼寧開展重點工業產品質量安全排查治理行動 全面防范風險隱患
- 遼寧全力清查各類源頭風險隱患 道路交通安全形勢持續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