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加快推進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科創成果取得顯著進步
“十三五”以來,湖南加快推進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5年間,科技創新工作5次獲國務院真抓實干表彰激勵,科技創新成果及產業化也獲得了前所未有的顯著進步。
——湖南省科技廳廳長 童旭東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尚未消退,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逆勢售出自主研發挖掘機98705臺,占到全球挖掘機市場15%的份額。第一次,中國造挖掘機奪下挖掘機裝備世界銷冠。
2020年,中聯智慧產業城挖掘機械園區首臺中大型挖掘機下線,世界級“黑燈產線”工廠拉開生產序幕:平均每6分鐘下線一臺挖掘機,預計全面達產后,年產能達到各類挖掘機5萬臺,年產值300億元。
依舊是2020年,3萬臺塔機、升降機從中聯重科塔機智能工廠發往全球。在全球塔式起重機制造排行榜上,中聯重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聯重科)再度蟬聯第一。
“‘十三五’以來,湖南加快推進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5年間,科技創新工作5次獲國務院真抓實干表彰激勵,科技創新成果及產業化也獲得了前所未有的顯著進步。今年,全國政協副主席萬鋼帶團來湖南調研,也高度點贊了湖南‘自主創新長株潭新現象’。”6月4日,湖南省科技廳廳長童旭東對科技日報記者說。
先行先試,科研院所“轉”出世界級大企
科研院所轉制,一個全國都在探索的難題。敢為人先的湖南人,率先試水探索科研院所轉制,成功“轉”出了世界級大企。
就在不久前,我國首列出口歐洲的雙層動車組在中車株洲電力機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株洲中車株機)下線,即將跑上奧地利、德國、匈牙利等5個國家的鐵路。
株洲,“中國電力機車搖籃”。這里孕育了株洲中車株機、中車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有限公司、中車株洲電機有限公司等軌道交通大企。全球首列超級電容低地板有軌電車、全球首款智軌電車、我國首臺中低速商用磁懸浮列車等都誕生自這里。
傲人的成果,與若干年前一場重大變革有著密切關聯。
若干年前,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以下簡稱株洲所)曾遭遇百般“尷尬”:科研靠“大鍋飯”,經費靠“皇糧”,待遇不如“賣鹽蛋”,人才“孔雀東南飛”……
1984年,株洲所下定決心,“自斷皇糧”,開啟軌道交通系統科研院所改制先河。
體制上“松綁”的株洲所,瞄準市場前沿,精準科研立項,加速推進科研成果在市場上的轉化。轉制僅8年,株洲所科研成果95%以上應用于生產,銷售總額增長超11倍,利潤連翻了6番。
嘗到甜頭的株洲所,在20世紀90年代全面推進市場化運營發展——時代集團和一系列實體子企業誕生,科工貿一體化科技先導型企業集團雛形漸成。2000年后,株洲所正式從事業型科研院所轉型為科技先導型企業。
黨的十八大以來,株洲所每年投入不低于銷售收入8%的金額作為科研經費。截至去年,其已擁有11個國家級創新中心,發明專利超5500項,成果轉化比例超85%,專利技術實施率達95%以上。
在長沙,全球領先的裝備制造企業中聯重科,今年也迎來了它的“母體”——長沙建設機械研究院(以下簡稱建機院)65周年慶。
建機院是我國創立最早的,集建設機械研發和行業技術于一體的應用型研究院,也是我國工程機械行業技術“發源地”和我國科研院所改制的典型。
1992年,建機院組建中聯建設機械產業公司,探索科研院所市場化之路。在完成了從傳統科研院所到裝備制造企業的轉變后“變身”出的中聯重科,將“科技產業化,產業科技化”演繹到了極致。
一邊,它們積極推動技術創新和裝備制造,驅動成果轉化;另一邊,它們不忘國有科研院所使命,聚焦攻關行業前瞻性、基礎性技術難題。如今,嬗變的中聯重科,已代表中國企業制修訂國際標準,助推全球工程機械行業發展。同時,依托建機院優良科研基因,中聯重科逐步走向全球,打造了海外本地化制造集群,自主研發裝備覆蓋七大洲100多個國家和地區。
真抓實干,打好關鍵技術攻堅戰
黨的十八大以來,湖南在各大領域攻關了諸多技術及其應用。
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團隊,以“良種、良法、良田、良態”,持續刷新超級雜交水稻的糧食產量;
湖南湘投金天科技集團戰略性新型鈦材,已在中國核電CAP1400、華龍一號核心設備等批量應用。深海、深地乃至深空,都有它們的身影;
湖南科技大學自主研發“海牛Ⅱ號”海底大孔深保壓取芯鉆機系統,在南海超2000米水深,成功下鉆231米,刷新世界深海海底鉆機的鉆深紀錄;
中國工程院院士周宏灝團隊開拓的個體化藥物治療研究有了“基因臉譜”,將加速臨床轉化和推廣應用,服務民生健康;
特變電工衡變公司17項世界先進、領先,及國內先進的自主研發變壓器裝備成果,在我國多地、多個重大國家級工程中應用;
中國鐵建重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我國最大直徑盾構機,在北京東六環改造工程隧道馳騁……
如此耀眼的成績,讓5年前來湖南調研時就感慨“自主創新長株潭現象”的萬鋼,在今年的湖南調研中再次驚嘆“自主創新長株潭新現象”。
重大成果井噴現象的背后是什么?是湖南真抓實干,打好關鍵技術攻堅戰的決心和干勁。
為促進科技創新,湖南大力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探索出了諸多在全國推廣的“湖南經驗”。
如在制度和政策上,湖南3年間制定和修訂了4部科技創新法規、規章,為科技創新從法治層面強力護航;出臺科研經費管理“二十條”等政策措施,開展科研人員減負、破除“四唯”、“三評”改革等行動,賦予高校院所和科技領軍人才更大科研探索自主權;率先啟動“三分離”“五統一”科技管理改革,被科技部作為典型向全國科技系統推介;出臺“芙蓉人才行動計劃”,全鏈條、全譜系做好科技人才計劃布局,構建了從大學生、博士后、青年英才,到領軍人才、院士的梯次成長體系。
而為了加快當地科研院所改制,釋放科技成果轉化的內力,湖南在全國率先實施了“兩個70%”的成果轉化激勵政策,率先創新推出專利權出資注冊公司、省校共建產業技術協同創新研究院等一系列科技成果轉化新模式。
“科技+”“+科技”,全面建設創新型省份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著力健全‘科技+’‘+科技’機制,重點推進創新型省份建設和長株潭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截至目前,我們啟動實施了重大標志性項目45個,助力自創區技工貿收入突破2萬億元,主要經濟指標保持10%以上增速。”童旭東說。
科技日報記者獲悉,為了助力這兩大建設,黨的十八大以來,湖南科技工作著力加強了重大科技攻關項目的頂層設計和體系化布局,扎實推進了100個重大科技創新項目。截至目前,全省共實施省科技重大專項和科技創新重點工程32個、戰略新興產業技術攻關項目340個、高新技術產業科技創新引領計劃項目272個。這些項目有力推動了以“三超”“三深”為代表的創新成果領跑世界,支持在裝備制造、自主可控計算機、新材料等領域突破了一批技術難題。
攻關技術難題,也要著眼以科技普惠民生。重金屬廢水生物處理等關鍵技術攻關,助推了湘江母親河治理“一號工程”的順利開展,如今的湖南,湘江已再現一江碧水。近年來,道路交通、自然災害防范、應急救援、出生缺陷防治等領域的技術集中攻關和成果示范引導,有力提升了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和安全感。全力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湖南在全國率先啟動實施了科技特派員、科技專家服務團對貧困村實現“兩個全覆蓋”的行動……
“‘十四五’時期,我們會以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科技創新高地為目標,著力推進關鍵技術攻關、基礎研究發展、創新主體增量提質、芙蓉人才行動、創新平臺建設、創新生態優化、科技成果轉化等‘七大計劃’,加快構建科技創新體系,助力創新型省份建設。”童旭東說。(科技日報記者 俞慧友)
您可能也感興趣:
為您推薦
深圳最低工資標準調整為2360元/月 失業保險金為2124元/月
遼寧實施失業保險省級統籌 對缺口核定等作出詳細規定
部分保險公司推出隔離險 理賠卻存在諸多限制
排行
最近更新
- 玉米市場出現降溫跡象 預計春節后玉米供應面相對寬松
- 高端消費品牌開啟漲價潮,大牌還能“笑”多久?
- 百世進入“減法”梯隊 能否堅守當前的道路仍未可知
- 入場容易盈利難,團車造車想要站穩腳跟需要具備什么樣的能力?
- 爾旭大宅新型材料研產銷一體化,創新綠色新建材
- 兒童打鼾、張嘴睡覺要注意了 睡眠障礙將損害身體健康
- 8年開出4000多家門店,俏妃經期護理緣何成為女性剛需
- 預防大于治療,俏妃經期護理喚活女性生殖健康自生力
- 俏妃經期護理憑何為女性健康筑起防火墻
- 檳榔產業發展峰會展開,問道九五之尊品牌引領行業高質量發展
- 黑龍江科技招商大會大慶專場舉行 推動科技成果落地轉化
- 大事件 | 松偉官宣高圓圓為代言人,疊加億級高鐵投放
- “網紅”隔離險買易賠難?是營銷噱頭還是真保障
- 百億私募巨頭林利軍屈身道歉表信心,“少數”投資人為何不買賬?
- 雅居樂擬18.44億元向中海出售廣州亞運城26.66%股權
- 2021年中國跨境資金流動有序 國際收支自主平衡
- 時隔九年,娃哈哈再做醬酒,這次能成功嗎?
- 2025年中國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消費體系將初步形成
- 銷量連續7年居世界首位 新能源汽車有望加速增長
- 一張滑雪票蘊藏無限商機:冬奧會點燃冰雪消費
- 綠城服務盈利增長不及預期 野村將其目標價由12.5港元下調13....
- 銀保監會規范銀行服務市場調節價管理:劃出五條紅線
- ?17家酒企上榜2021年綠色工廠名單
- 麥當勞在推特上發了一個手勢,要痛失韓國市場了?
- 衛生間如何進行清潔消毒?北京疾控:要注意4個環節8個方面
- 上海發布生物醫藥產業發展規劃 到2025年產業規模將超萬億元
- 上海:去年科技信貸授信規模1583億元,科技保險助力科研穩發展
- 中國癌癥防治十大建議發布 公眾應改變多種不良生活方式
- 火山有色加強服務傳統企業
- 螞蟻集團股票有哪些?相關螞蟻集團股票龍頭一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