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4.12”恒昌財富峰會丨晏小平:PE投資用數據說話
題圖:晨暉資本創始管理合伙人 晏小平
一
TMT:VC和PE投資的主戰場
根據相關數據顯示,目前比較主流的基金有近一半的投資金額都在TMT領域,TMT其實是整個VC和PE投資的主戰場。
過去的十年間,科技類企業,如蘋果、亞馬遜、微軟、Facebook包括中國的騰訊和阿里巴巴,正在逐漸代替金融、銀行、石油這類傳統行業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創新的力量正在改變世界,作為投資人,我們必須對科技創新保持較高的敏感度。
而在TMT的細分領域中,云計算和大數據是最大的熱點之一。幾乎所有的互聯網巨頭都在這兩個領域做了系統性的布局,阿里巴巴、亞馬遜很大一部分的利潤增長來源于云計算。其實,人工智能的底層也是云計算和大數據,如果沒有這兩個底層的東西做支撐,AI也無從談起。
除此之外,移動營銷也是互聯網巨頭們最成熟、現實的盈利模式。例如淘寶,因為有大量的流量、用戶,阿里巴巴通過精準營銷的方式實現了流量變現。當然,隨著創新應用和新趨勢的興起,收入的多元化會越來越明顯。
二
PE投資之道
VC、PE其實是一個相對的概念。目前國內主流的知名機構,幾乎都是全產業鏈結構,都有自己的VC部門、PE部門、夾層部門等,所以未來關于VC、PE機構的界定很難區隔。
判斷項目的六個標準
投資過程中,企業“從0到1”的階段風險巨大,而作為投資人,如果能抓住“從1到10”這個階段,不僅風險可控,回報也是非常可觀的。我們如何去判斷和尋找這樣的機會?我認為有以下六個判斷標準:
標準一、成長期的拐點:這里面包括行業的拐點,以及企業本身的拐點。
標準二、規模化的收入:企業規模積累到一定程度會產生質的飛躍,因此5000萬與1億是兩個重要的收入門檻。
標準三、增長速度:企業的相關數據報告中,環比與同比的數字在逐步增加,這也是“企業拐點“的重要特質。
標準四、成熟的現金流:當企業成長到一定階段,企業的現金流應該是比較成熟的。
標準五、行業壁壘:企業在行業的領先地位、產品本身的創新能力都是企業的護城河。
標準六、穩定的核心團隊:無論是天使、VC還是PE,團隊都是投資人最看重的一點。
投資標的的財務標準
對于成長期投資,投資人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財務判斷:
利潤:盈虧平衡點及“1,000萬“是兩個重要的臨界點。到達“盈虧平衡點”的企業值得關注,“1,000萬利潤”點值得下注。
營收:在TMT行業,收入不夠一個億,IPO審核是具有難度和挑戰的。同時,經營性凈現金流一定要為“正”。
財務規范程度:如社保、繳稅、審計、內外賬等;財務不規范的企業,將拉長投資人的投資周期。
其他:根據不同行業的特質,可參考毛利率、周轉資金以及RVE等指標。
成長期的估值邏輯
成長期投資特別需要注意“動態市盈率“。企業不同的增長百分比需要實行不同的估值邏輯,所以需要動態地把握公司增長,然后給其合理的估值。企業在不同的發展階段其估值邏輯也不同,在投資成長期企業時,如何把握收入與利潤的關系,也是需要特別要注意的。
三
PE投資理念
數據說話,學會“抓大放小”
投資成長期企業,需要有足夠的數據做支撐。公司經過2~3年的運營,發展至成長期階段,作為投資人,可以通過它的對標公司、供應商、客戶等多維度進行盡調,得到足夠多的數據。對于大部分的民營企業,多少會存在一些不規范的地方,作為投資人在盡調過程中,要“抓大放小”,知道哪些問題可以解決,哪些對于投資有重大的風險。
足夠的想象力與創新力
投資成長期企業,“事”與“人”同樣重要。我們要投資具有足夠想象力與創新能力的新興行業,具有較大的規模和較高的天花板。
對風險的“嗅覺”、對機會的“直覺”
成長期的投資更像“獵人”,我們沒有足夠的時間播種,因此需要兼備快速的決策與果斷的行動。
四
PE護城河
結合自身“DNA”,聚焦擅長、熟悉的領域
最新數據顯示,包括無需備案的自有資金投資在內,整個VC\PE的市場規模接近10萬億,行業競爭已處于白熱化階段。作為投資機構,我們應結合自己的“DNA”,聚焦自己擅長、熟悉的領域,才能幫助投資者創造回報。
做好增值服務,給予創始人最大的幫助與信任
我認為增值服務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戰略指導:作為投資人,一定要重視“戰略”,把握好公司的戰略方向。
人才補充:人才的缺失是企業在成長期會遇到的瓶頸,投資人應幫助企業進行人才的補充。
激勵機制:企業在不同階段有不同的激勵辦法,激勵范圍和程度都需要規劃好。
資本規劃:這是投資人特別應該做的事。很多創業者無法掌握“資本“規則,尤其是在企業IPO的時候,需要投資人給予一定的幫助。
公司管理:企業在每一個階段都會在管理、制度、流程上做提升和優化,投資人應在這些方面幫助企業一起完善。
資源整合:在所有的被投企業間,可以產生很多的合作機構。投資人需要幫助企業搭建一個良好的“資源生態”。
五
PE投后管理原則
在投后管理的過程中,投資人要分層分級進行管理,因為每一家企業的成長狀態是不一樣的,要因材施教,因地制宜。
很多基金對于投后管理都是“二八原則“,即80%的精力幫助頭部企業做服務、支撐,幫助他們發展得更好。而對于相對較弱的企業,也許存在行業的周期問題,我們需要給他一點時間,多反省、多想一些辦法,投資人在關鍵點上給予一定的支撐就好。
除此之外,投資人需要在一些關鍵時間點抓住機會,比如曾經的“創業板開板“。我們(達晨)內部非常重視這個事情,也布局了一些企業,這對基金的退出是非常有價值的。所以,投資人對重要的時間節點一定要有敏感度,重要的政策出臺、大的市場機會及行業機會都要把握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