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企業家:應該用美國版“一帶一路”與中國重啟TPP談判
新聞配圖
鳳凰國際iMarkets編譯自福布斯網站,互聯網知識評估公司IKM總裁威廉·蒙代爾(William A. Mundell)提出用美國版“一帶一路”政策作為交換條件與中國重啟TPP談判,這一創造性的理念被認為有助于建立具有創造性的美中關系。對于美國來說,中國或將成為美國國內基礎建設項目的投資者。比爾·蒙代爾(Bill Mundell)是即將上映的紀錄片《更好的天使》(Better Angels)的制片人。
美國政府計劃對中國進口商品征收額外300億美元關稅,在此之前華盛頓已經向產自中國的太陽能板征收懲罰性關稅,同時對進口自中國的鋼材鋁材征收新關稅。值得一提的是,美國的關稅炮口已經開始瞄準在中國身上,其一系列舉動也反映出特朗普政府有意繞開世貿組織糾紛處理機制而完全根據美國單方面法律向中國挑起貿易戰。
對于美國和中國雙方來說,你來我往的貿易紛爭實際上是一場高風險的老鷹抓小雞的游戲。對華盛頓來說其可以有更好的選擇,不過其需要美國政府先向國民證明全球化能夠化解美國經濟目前所面臨的麻煩并且推動經濟向前發展。
如今在美國乃至全球范圍內存在這樣一種共識,全球化以犧牲美國大眾的人均利益來刺激精英階層的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歷任美國領導人之中還沒有一位把推動全球化進程的首要目標放在開發新市場以惠及美國大眾的投資工作上。所謂惠及美國大眾并不僅僅包括從國外進口價格較低廉的商品以供應美國市場。
美國人口在全球總人口中的占比不足5%,然而憑借著成熟的內部市場,美國人認為在欠發達國家創造新的中產階層有助于保證美國中產階層的不斷擴大。一方面美國向國外采購廉價商品幾乎無須耗費任何時間成本,但另一方面創造新市場卻需要可能幾代人的時間。
未來五到十年內,中國的中產階層(目前這一人群已經接近3億人)將增長至6億人,這一數字相當于是美國總人口數的兩倍。美國給中國送上貿易禮物之一正是龐大的市場,而在不久的未來中國市場也將為美國出口商品和服務創造巨大舞臺。
由于兩國之間并不存在主要紛爭,不可否認的一個事實是中國將在未來五到十年內成為比墨西哥或加拿大更大的美國出口目的地。
在長達一代人的時間里,美國第一次確實有可能從中國那里奪回部分流失的工作崗位。
美國人究竟該如何避免政府執行錯誤的政策進而避免同中國產生紛爭,然后享受因此而產生的慷慨獎勵?
如果美國和中國均避開與對方貿易的話,上述情形將永遠不會實現。在奧巴馬政府時期,美國推行的TPP將中國排除在外,其還鄭重表示TPP將讓美國(而不是中國)在太平洋地區領導全球的貿易模式。
面對美國的行為,中國也做足表面文章,其向華盛頓釋放出了善意。不過與此同時,北京方面啟動了古老的絲綢之路的復興計劃并推出全新的一帶一路政策。有觀點指出,一帶一路政策的目的正是維護和鞏固中國在亞洲乃至更廣闊地區不斷擴大的影響力。
有觀點認為,眼下已經到了兩國卸下防備的時候。美中兩國應利用好各自的政策工具來建立相對獨立的影響圈,TPP和一帶一路理應被重新開啟并且被置于兩國關系的中心前沿。
中國對美國的貿易順差的其中一部分可以被“循環利用”成為重建美國基礎設施的動力,而后者正是所謂的美國版“一帶一路”計劃,值得一提的是該計劃也是特朗普在2018年美國國內政策領域的創舉。
中國方面已經多次表示對投資美國基建項目的濃厚興趣,北京方面認為這不僅是一次絕佳的投資機會,也是確保中美關系穩定的途徑之一。試想一下,中國在美國基建項目中投下數十億美元資金,這正是全球化并不是在全球制造混亂的幕后推手的最快證明法。
中國越來越被看作是為美國創造就業的源泉,而非摧毀美國就業市場的元兇。也許特朗普永遠無法實現他在競選總統時提到的要求墨西哥為修建美墨邊境墻出資的承諾,但他完全可以說在他的任內美國基建項目得以重建,而這一切都由中國人買單。
盡管TPP已經明確成為一個少數國家參加的貿易關系,但美國已經暗示其有興趣根據全新的條款重新集結各個國家。
在這些新條款中有一條應該是——TPP需要中國的加入。眼下中國已經加入RCEP(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不過卻不保證未來可能會退出。美國人經過實踐之后總結出一條經驗,沒有中國參與的TPP將會釀成大錯。
2017年內,全球化使得每天有20萬人脫離赤貧狀態,每天有30萬人獲得清潔的水資源。全球化仍舊持續給全人類帶來福音。
現在已經到了中國和美國攜手并進的時刻。自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全球范圍內的整合有效推動了世界經濟的發展,而中美兩大國理應繼續承擔起推動全球化進程的責任。(雙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