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學會莫問劍:電商扶貧:在虛虛實實中前行
大凡是國貧縣,尤其是已經被列為示范縣的國貧縣,均將電商扶貧作為示范縣創建的重中之重。公權、公器當為民生所用,國家財政當然要重點扶持深度貧困地區的發展,據說2018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示范縣要全面覆蓋余下的國貧縣,我更是舉雙手贊成。但是,當下從政府主管部門、院校研究機構以及農村電商從業者,都以“所以然”的姿態談論電商扶貧,為電商扶貧做頂層設計,推廣一些模式的成型經驗,我這個一線操盤手卻有些“不以為然”的看法。
電商扶貧領域存在的問題,歸結為幾個“少之又少”——
國貧縣里的貧困戶,能夠通過培訓轉型成為網商的,是“少之又少”;
來自貧困家庭的農特產品,能夠適合網銷的網貨,是“少之又少”;
貧困人口里通過電商產業鏈解決就業,從而實現脫貧的,是“少之又少”;
平臺電商真正用于電商扶貧的流量支持,是“少之又少”;
電商服務商脫離財政補貼,找到可持續發展的電商扶貧模式,是“少之又少”
……
今年兩會期間,商務部部長鐘山出席新聞發布會,在回答有關商務扶貧的問題時,將電商扶貧列為了第一條。
他說:“促進電子商務進鄉村,協助貧窮地區的優質特征農產品走出深山、走進城市、賣出好價錢。要培育一批致富帶頭人,構成一批特征優勢產業。”
他還說:“2017年,電商扶貧掩蓋了全國499個國度級貧窮縣。下一步,我們還將擴展到一切具有條件的國貧縣。”
在連續幾年推進農村電商示范縣創建進程中,商務部將國貧縣作為重中之重,在“政策面”上對電商扶貧的重視,由此可見一斑。
我們在實踐中也看到,甘肅成縣、安徽碭山、河北阜平、山西隰縣、吉林通榆等地,都在電商扶貧領域大膽探索,各具特色,卓有成效。但是,就如我在上面說到的幾個“少之又少”的困境一樣,各地面對電商扶貧更多的是困惑本身:
通過大批量培訓推動學員做網商的轉化率越來越低,更不用說是針對貧困戶的培訓,究竟取得了什么樣的效果?這個統計如果不做點“粉飾”,估計從政府到服務商,都很難堪。尤其是今年的示范縣,無一例外,將貧困戶、貧困村的電商扶貧工作“精準化”了,有些地方更細致,要求培訓貧困戶的人數、孵化出來的網店、銷售的產品,都有明確的數字指標,各地政府都希望能夠交出一個電商扶貧的好答卷。針對貧困人口的大規模電商培訓成果,我不看好。
雖然從國家層面,這幾年農產品上行的“統計數字”越來越大,似乎形勢一片大好。但從基層真實反饋來看,能夠“電商化”的農特產品,很多在線下本來也是不愁銷,而真正希望通過電商渠道賣出去、賣出好價錢的扶貧產品,卻是舉步維艱,根本賣不動。
平臺電商響應國家號召,紛紛開出“扶貧頻道”,場面很熱鬧。問題是,這些頻道里有多少是真正屬于“扶貧產品”,真正來自貧困戶、貧困村?看看底下的銷售記錄,又有多少真正賣出了規模,賣出了好價錢?我還是不看好。
我絕對相信,大凡做農村電商的服務機構,對三農工作尤其是當下的電商扶貧,都是懷有熾熱情懷的。問題是,在缺乏清晰商業模式與盈利路徑的前提下,憑藉所謂的情懷,他們在電商扶貧這條路上能夠走得多久、走得多遠?已經爭取到示范縣的國貧縣,好歹有專項資金的支撐,可政策紅利總是有期限的,用完了怎么辦?或許有人說,后續可以通過“賣貨”持續發展啊。以現在的流量成本和物流成本,大多數服務商只會落得賣多賠多的結局。所以,通過財政補貼切入,最終實現市場化運作,這樣設計電商扶貧的商業模式,我仍然不看好。
電商是載體與手段;精準是方式和要求;扶貧是場景和對象;脫貧是目標與要求。
現在社會各界都高舉著“電商扶貧”旗幟,造勢規模越來越大,大家都在“擼起袖子加油干”,我這不是在故意“唱反調”嗎?這不是典型的不講政治、不顧大局嗎?我記得,汪向東老師曾對電商扶貧有一個清晰的定義:在扶貧工作中,幫扶主體以電子商務為載體和手段,通過提高電商對扶貧的帶動力和精準度,改善扶貧績效,助力實現脫貧目標的理念與行動。他指出,
汪老師對電商扶貧的解讀,引領了我們對這一重大時代主題的準確理解。但作為一線操盤手,面對“電商扶貧”,我一直堅持認為我們的頂層設計還存在著缺陷,這頂工作的幫扶主體其實一直是很模糊的。這一幫扶主體似乎是政府,因為商業部已經將創建示范縣的政策向國貧縣傾斜,各示范縣也已經將相應的KPI指標作了細化,但問題是,電商作為載體與手段并沒有掌握在政府手里,依靠公共服務的政府采購,無法從更大的面和更持續的方式推動這項工作。這就像括一陣風,風來時大家隨風起舞,風過后又是一地狼藉。
平臺電商也看似自覺自愿地在做幫扶主體,紛紛開設“扶貧頻道”。但其結果似乎并不美好——除了一些“運動式”的營銷案例外,能夠拿出來擺在桌面的數據,恐怕都不太好看。說到底,在資本驅動下的平臺電商,又有多少流量是真正用于了“電商扶貧”?至于縣域服務商,不管愿意不愿意,事實上都成了當下的幫扶主體,否則他們就承接不了示范縣創建項目。但是,大多數服務商,并不具備扶貧場景化建設和脫貧目標實現的基本條件。即便是做了一些針對貧困戶農產品上行活動,更多只是為了“完成任務”,達成通過驗收的基本指標而已。
理想很豐滿,現實卻骨感。電商扶貧從最初概念的提出,到現在系列政策的出臺,再到各行各業的號召發動,在脫貧攻堅這場舉國上下參與的大戰役中,無疑是為電商行業也留下了濃彩重墨的一頁。
只是,我們要更清晰地認識到,電商扶貧工作面臨的困難、所起到的作用、產生成效的時間,遠遠沒有我們想像中那么簡單與快速,這是三農工作本身的復雜性與艱巨性決定的。如果簡單地“所以然”,我們喊著口號就出發,就如“穿著皇帝的新裝上街”,終究會經不起時間、規律的考驗——就如扶貧工作,要先“扶志”與“扶智”一樣,電商扶貧的第一要務是“開啟民智”,而不是急哄哄賣貨。很多地方的貧困,是緣于交通落后、信息閉塞、觀念陳腐。幫助這些地方脫貧,首先是要幫助當地的貧困人口“開天眼”——我們的培訓,是要順勢農村電商的浪潮,讓更多貧困人口了解外面的世界,幫助他們去建立與外面世界“連接”的各種渠道。相比起來,這一兩年,很多貧困地區利用微信端賣貨,把地產的農產品賣了出去。對于一個貧困戶的微店來說,賣貨技巧甚至可以忽略不計,關鍵是讓他們懂得了如何裝微信、如何用微信。
雖然國家強調扶貧一定要“精準”,但在電商這個領域,如果不把貧困戶、貧困村“組織化”,形成一定規模,進一步形成資源乃至產業的適度規模,電商扶貧是非常困難的。在云貴川的大山里,單一貧困戶種養的產品受制于土地氣候條件,都缺乏規模優勢。說得更直白點,單一貧困戶很多沒有貨可賣。真要賣起來了,貨又供不上了。在這種情形下,可以將一個甚至多個貧困村的貧困戶組織起來,統一種養,形成適度規模,組建“電商扶貧合作社”。
需要公共品牌的統一背書。來自貧困戶的農特產品,大部分沒有包裝、沒有質檢、沒有品控、沒有品牌,怎么可能通過電商扶貧賣出去?尤其是到了2018年,脫貧攻堅到了“啃硬骨頭”階段,我們面對的貧困戶條件可能更差,要將他們手里的產品通過電商賣出去,談何容易?所以,平臺電商光在那里吆喝“電商扶貧”,如果沒有包裝、品控、質檢和品牌這些基礎工作的完成,產品上架都成問題,怎么賣?還有,貧困戶基本上是屬于小生產,生產成本高,由于交通落后,物流快遞成本也高,而平臺電商的銷售模式又是“競價排名”,來自貧困戶的產品怎么賣得起好價錢?沒有一個合適的價格,又怎么可能“扶貧”?
全國各地的縣域政府當下都在抓區域公共品牌,這或許是支持貧困戶農特產品上行的有效辦法,通過政府背書,并完成包裝、品控、質檢乃至統一的物流快遞,電商扶貧才有可能深入開展起來。
不要夸大電商能起的作用,對于國貧縣而言,產業興旺才是可持續發展的根本,沒有產業支撐,電商終究會是“無米之炊”。
這幾年,我們整個社會氛圍,多少有些夸大了電商對脫貧攻堅的作用。其實,這幾年電商扶貧做得好的國貧縣,當地的電商之所以“后發趕超”,都是緣于扎實的產業基礎。在鄉村振興的20字中,“產業興旺”被列為第一條,說明最高決策層早就有著清晰的思考,電商只是支持產業興旺的手段與工具之一。
當下的“電商扶貧”,說的人太多,干的人太少。政策設計上有很多“想當然”,少有人站著執行層面去思考“何以然”。至少在我看來,電商扶貧首先是一項公益事業,需要為其制定一整套符合公益事業的游戲規則,而不是單純依靠政府的號召與企業的良知發現。電商扶貧要讓貧困戶嘗到甜頭,但更要有中長期戰略規劃,而不是被當下示范縣創建和政績表現所綁架。電商扶貧要主動對接產業扶貧,成為產業興旺的一個工具與抓手,富民強縣的根本還是在于產業。
上山下鄉的路漫漫,大家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