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農技中心、耕地質量中心負責人就“水稻上山”等問題答記者問-世界頭條
近日,記者就“水稻上山”等問題采訪了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農業農村部耕地質量監測保護中心負責人。
問:朱有勇院士的“水稻上山”引起網民熱議,很多人不理解,質疑山上種水稻不切實際,產量也不可能那么高,能否介紹一下有關情況?
答:朱有勇院士所說的“水稻上山”,實際上是一種雜交稻雨養旱種的栽培技術,就是把“山下水田”的雜交稻品種引到“山上旱地”種植,像種玉米一樣種水稻,不用泡田,不用育秧插秧,也基本不用澆水灌溉,還能有較好的產量,當地農民形象地稱為“水稻上山”。這些田本來就有,不存在網民質疑的開山造田、毀林造田等情況,也不會破壞生態。當然,這個栽培模式有一定的條件限制,主要適合云南海拔1700米以下、降雨量1200毫米以上雨熱資源豐富的山區旱地,并不是什么地方都能推廣。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朱有勇院士在云南省瀾滄縣蒿枝壩村蹲點扶貧期間,發現當地農民喜歡吃大米,但當地多為旱地,主要種玉米,水稻不能自給。為解決這一問題,朱有勇院士團隊在當地示范推廣雜交稻旱種技術,創造性地解決了這項技術的兩個難點:一個是篩選出適宜旱種的“滇禾優615”等品種,解決水稻旱地分蘗難題,實現在旱地條件下的水稻與水田一樣分蘗旺盛;另一個是通過推廣應用雜草萌芽前的封草技術,解決了旱地稻田易雜草叢生的難題。2022年,這項技術推廣了53.12萬畝,水稻平均畝產350—400公斤,比山下水田低100公斤左右,但比種玉米產量高、效益好。朱有勇院士介紹的畝產788公斤,是0.52畝小面積上多施了一次肥、多澆了兩次水的條件下取得的,是專家攻關田產量,不是農戶大田產量。這種小面積攻關對探索本地區水稻旱種模式具有積極意義,為篩選品種、集成技術探索了出路,對完善技術體系提供了理論和實踐支撐。
問:大家一般覺得水稻是種在平原上的,其實我們基層采訪的時候,也看過很多山上的稻田,請問比例有多大?產量怎么樣?
答:稻谷是我國第一大口糧作物,稻米消費量占口糧的60%。我國水稻栽培歷史悠久,分布區域廣泛,從南到北、從東到西都有種植,常年水稻種植面積4.5億畝左右。稻田按地形地貌可分為平原稻田、丘陵稻田和山地稻田。正如你所說,大部分水稻種在平原地區,平原稻田約占我國稻田面積的近60%,丘陵稻田占25%左右,山地稻田約占15%、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區,貴州、云南兩省面積最大,占四成以上。這也是我們國家資源條件決定的,為了保障口糧,歷史上很多丘陵山地能種的都種上了。比如說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云南紅河哈尼梯田,就是立足當地獨特地理氣候條件創造的農耕文明奇觀。
據我們調查,山地水稻的產量一般比平原和丘陵地區要低一些,平均畝產350公斤左右,比平原地區低近200公斤,比丘陵地區低100公斤左右,這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比如,山地有效積溫和光照時間偏少,對水稻品種要求高,一旦選用不當就會導致生育期縮短,結實率和產量下降;山地稻田地形起伏大,土層偏薄、地力偏差,農田水利、機耕路等設施發展滯后,抗災能力弱,容易受旱澇災害影響,產量年際間波動比較大。這也是下一步工作努力的方向,要通過選育適宜品種、改善農田水利等基礎設施條件,提高山地水稻單產水平。
問:有網民質疑在丘陵山區搞高標準農田建設破壞生態,費錢費力還不討好,請問你們怎么看?實際情況如何?
答:在丘陵山區對符合條件的耕地建設高標準農田,是由現實國情農情決定的。國土“三調”顯示,全國位于6°以上坡度的耕地約4.4億畝,占全國耕地總面積的22.74%。在現階段保障國家糧食安全,這些地不僅要種,還必須要種好,就需要通過把斜坡耕地改造成水平梯田,配套水利設施等措施,提高這些耕地的產能。
國家對在坡耕地上建設高標準農田有明確的標準和規定,要求因地制宜規范開展高標準農田建設。比如,要充分考慮地質地貌、水資源、氣象條件等,不同條件有不同的建設要求和標準,像雨水多的地方要采取建護坡、田坎等農田防護措施,避免產生塌方和泥石流。建設選址要合理,禁止在25°以上坡地、生態紅線區域內建設高標準農田,特別是不得借高標準農田建設之名,在不具備條件的地方墾山、開荒。
網上流傳一些在山體上修建梯田的圖片、視頻,將其與“水稻上山”、高標準農田建設相關聯,經核實,多為張冠李戴、移花接木。比如,流傳最多的一張圖片實際上是2018年云南某地的土地整治項目施工場景,還有農田被暴雨沖毀的圖片,也與在山上種水稻無關。在汛期農田被沖毀往年也有,我們每年都對農業防汛排澇作出部署安排,指導受災地區及時修復水毀農田,恢復農業生產,能搶一畝是一畝,能搶一季是一季。
問:您剛才提到“水稻上山”不是“毀林造田”,但網上把兩者聯系起來的說法不少,反映一些地方有“毀林造田”的情況。國家在這方面有什么政策規定?
答:你說的這個情況我們也關注到了。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命根子,解決14億人的吃飯問題,首先要堅決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近些年,國家出臺了一系列嚴格保護耕地的制度措施,但一些地方仍然出現違規利用耕地搞“非農化”、“非糧化”行為,比如綠化造林、挖湖造景、挖塘養魚、種植苗木草皮等,必須要整改復耕。但在整改過程中,要區分情況、分類處置,不能簡單化、“一刀切”。要尊重自然規律,尊重作物生長規律,嚴禁不顧果樹處于盛果期、林木處于成林期、魚塘處于收獲季等客觀實際,強行拔苗砍樹,填坑平塘。要合理把握耕地恢復節奏,留足留夠過渡期,給農戶和經營主體合理準備時間。
在這里還要特別說明的是,一些地方在整改復耕中涉及退出林地轉為耕地。這些“林”,不是以前“退耕還林”中為保護生態造的“林”,而是近年來超計劃、超政策、超要求,違規在耕地上建的“林”。對這些林地整改復耕,不是“毀林造田”,更不是網民所謂的“退林還耕”。
作者: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房寧 韓湞湞
關鍵詞:
您可能也感興趣:
為您推薦
天天看點:ET5 Touring引人矚目 可蔚來還是更需要一款“Model Y”
聯合C9燃氣版登陸三晉大地 為客戶帶來“快速+馳久+安全”解決方案
殘差(關于殘差介紹)
排行
最近更新
- 全國農技中心、耕地質量中心負責人就“水稻上山”等問題答記...
- 全球時訊:徐孺子年九歲閱讀理解題-徐孺子年九歲
- 世界今頭條!煮豬肝冷水下鍋還是熱水下鍋 ?大廚說2個關鍵步...
- 2023年河南高招7月8日開始錄取
- 新股前瞻丨移動語音社交小賽道,“節流”后的趣丸能打響利潤...
- 全球視點!航行警告!北部灣部分海域進行軍事訓練 禁止船舶駛入
- 環球聚焦:【甘快看】甘肅平涼:崆峒山下的“神雕俠侶”
- 肺結核治療多長時間體溫能正常_肺結核治療多長時間
- 快樂假期,注意這幾點
- 世界焦點!包工活屬于雇傭關系嗎_環球速看
- “智能農機”讓種地更有底氣
- 兒童支原體肺炎傳染嗎_肺炎傳染嗎
- 微速訊:射手男愛上一個人的表現 準到爆_水瓶男愛一個人的表現
- 奧哲科技分享講座 | 零售企業數字化轉型5大策略-動態
- 每日簡訊:游戲更新: Briar的超越形態來了 訓練房開啟
- 天風證券給予康恩貝買入評級,國企混改初見成效,大品牌大品...
- 瓦格納集團稱“內戰已經正式開始”
- 火星演唱會長沙站驚喜升級 華晨宇首度回應奧運舞美造價第一_...
- 當前通訊!蘋果iPhone成日本手機絕對主流:工作10天就能買起...
- 重慶首批14個“巴蜀美麗庭院示范片”建成,銅梁示范片在這里...
- 中國最大內陸淡水湖螃蟹“搶鮮”上市-當前獨家_天天觀速訊
- 廣東3人往海里扔100多個粽子 網友不解:這是什么端午節習俗?
- 警方提醒!警惕“門票轉讓”騙局-全球快看
- 新消息丨吳忠涉嫌拆遷案律師事務所費用多少
- 陜西省寶雞市發布冰雹橙色預警
- 龍哥重生闖異界小說第1章 一代功夫巨星李小龍突然去世
- 熱到燙腳!河北等地四站點地表超70℃,打破當地記錄-看熱訊
- 新聞8點見丨俄羅斯發生武裝叛亂,普京:參與叛國的人都將被嚴懲
- 慈溪市發布暴雨藍色預警
- 車速太快遇彎道輪胎打滑,面包車沖破護欄迎頭撞上小轎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