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片福利永久国产日韩-手机看片369-手机精品在线-手机国产乱子伦精品视频-国产精品嫩草影院在线观看免费-国产精品嫩草影院在线播放

首頁 生活 > 正文

二手交易平臺亂象調查:網絡欺詐真假混賣現象層出不窮

網絡欺詐真假混賣現象層出不窮

二手交易平臺亂象調查

“原本只想出手兩張禮品卡,沒想到卻攤上了一件糟心事!”近日,北京居民鮑女士向《法治日報》記者反映,其在某二手交易平臺上遭遇了一樁令人難以置信的交易欺詐:買家拍下其售賣的星巴克星禮卡后“卷卡失蹤”,遲遲不付款。她提出維權后,平臺方的事后干預也以“追損失敗”而告終。


(資料圖片)

如今,隨著電子商務和共享經濟的快速發展,在二手交易平臺上買賣閑置物品成為許多人的選擇——不少用戶都像鮑女士一樣,在“買家”“賣家”的角色中切換。

然而,因網絡欺詐、貨不對板、真假混賣、虛假交易等現象層出不窮,用戶體驗和產品質量均難以得到充分保障。在二手交易中,如何才能保障消費者的權益和資金安全?遭遇網絡欺詐后該怎么辦?平臺是否應該擔責?對此,記者進行了采訪。

網上銷售虛擬商品

遭遇卷卡失蹤騙局

今年7月,鮑女士在某二手交易平臺上掛了兩張星巴克星禮卡,售價380元(面值共400元)。一位買家通過消息頁面聯系稱想購買,隨后平臺頁面顯示“買家已拍下”,鮑女士以為買家“已經拍下并付款”,于是給了對方卡號密碼。可她隨后發現,買家只是拍下了商品,并沒有進行后續付款操作。

“當時買家反復表示已拍好,催促我給他卡號和密碼,讓我誤以為對方已經拍下并付款,可以進行下一步操作,于是就把卡號和密碼給了對方。”鮑女士說,直到15分鐘后,她看到系統跳出的提示才知道,對方只是拍下了商品,并未付款。

由于是虛擬產品,獲取卡號密碼即可使用,鮑女士趕緊聯系買家,催促對方付款,但對方卻是“已讀不回”。“我意識到自己可能遭遇了網絡交易騙局,想立即凍結訂單,卻發現無法操作。隨后,我又試圖聯系客服,但客服不在工作時間,無法及時解決問題。”鮑女士說。

次日,鮑女士聯系平臺客服,詢問如何舉報騙子買家。客服告訴她,因為拍下未付款,因此訂單未生成,只能選擇“有資金損失,非平臺訂單交易”的選項進行舉報,并且舉報需要3個工作日判定。同時,客服還表示,如最終追損成功,該賬號不會有任何處罰,因為“不存在欺詐行為”。

經過一天半的等待,平臺判定鮑女士舉報成立,但最后仍然以“兩次追損失敗”告終。

在二手交易平臺上,買家往往更容易面臨被欺詐的風險。

來自湖南邵陽的李女士平時喜歡在二手交易平臺上淘東西,但貨不對板的問題讓她最為頭疼。今年3月,她在某平臺上看中了一幅裝飾畫,但收到商品后發現,賣家展示的商品圖片和實物嚴重不符,而且畫框已破損。

她趕緊聯系賣家,但對方告知她就是這幅畫,不接受退貨。向平臺投訴后,客服稱建議和賣家協商解決。“這幅畫掛也沒法掛,退又退不了,白白扔了還可惜,只能放在雜物間里。幸好商品價格也不太貴,但總有種上當受騙的感覺。”李女士說。

現實中,類似的案例屢見不鮮。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布的《2022年度中國二手電商消費投訴數據與典型案例報告》顯示,2022年全國二手電商用戶投訴問題中,退款問題占比最高,達22.08%;其次為商品質量,占比14.61%;排在第三的是網絡欺詐,占比11.04%。

有業內人士指出,隨著用戶需求的多樣化,二手電商平臺中商品的售后、賣家的服務質量以及交易效率等局限性愈加明顯,其供應鏈與貨源管理很難統一,交易雙方極易產生糾紛。

平臺稱非執法部門

無法保證追回損失

“平臺頁面上僅顯示‘買家已拍下’,容易讓人誤認為買家已經完成所有步驟,且沒有任何預警功能,15分鐘后才提示對方未付款,聊天界面的這種系統提示是否具有誤導性?舉報后處置期最長為3個工作日,在此期間是否對問題賬號有所處置?此外,平臺的追損手段是外呼,即通過電話和短信要求對方返還財產,這種形式追損成功的可能性極低,而且僅兩次追損就放棄了幫助受害者維權,也沒有提供其他任何處理渠道,這是否盡到了平臺義務?”鮑女士對二手交易平臺的舉報和監管機制提出了疑問。

記者就上述問題聯系某二手交易平臺客服,對方回復稱:對于此類虛擬物品,建議賣家在看到已付款時才能發貨,否則對方拿到卡號密碼后即可使用。如果買家拒絕付款,可以積極向平臺反饋。經確認屬實,平臺會對相應賬戶進行相關處置,包括限權和凍結。對于追損,平臺會積極履行職責,但因為平臺并非執法部門,無法保證100%能追回。只能通過電話形式,如果對方拒不處理,平臺會對賬戶進行處置。

記者注意到,此前已有多名網友反映,在某二手交易平臺上掛出購物卡后,經歷了與鮑女士同樣的遭遇——先假意拍下,在不付款的情況下騙取賣家卡號密碼等信息。僅在黑貓投訴上,關于某知名二手交易平臺的投訴就達9萬多條,糾紛類型集中表現為網絡欺詐、網絡售假、貨不對板、售后服務等。

在北京中凱(杭州)律師事務所律師陳強看來,在買家拍下商品并提交訂單成功時,雙方之間的合同已經成立。賣家因為將“買家已拍下”的提示誤認為買家已完成付款而發貨,可以看作是如約履行了合同義務,但是買家收到貨后不付款,屬于違反合同約定的行為,而不是平臺的交易安全漏洞。

“在發生糾紛后,雙方應及時通過調解、投訴、訴訟等方式依法維權。”陳強建議,對于二手交易平臺而言,應進一步完善交易規則和投訴舉報途徑,加強對平臺內用戶的管理,切實保護好買家和賣家的合法權益,營造依法有序的經營環境。

網售商品貨不對板

可能構成交易欺詐

如果在二手交易平臺買到的商品貨不對板,可否按照“交易欺詐”要求賣家三倍賠償?

“隨著二手物品交易的規模快速壯大,因二手物品交易問題產生的法律糾紛也越來越復雜。”陳強介紹,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欺詐消費者行為是指經營者在經營商品或者服務中,采取虛假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欺騙、誤導消費者,使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行為。因此,適用“退一賠三”規則的前提在于,向消費者出售商品的主體應屬于“經營者”。

“從性質上來說,二手商品并非新品,商品原貌本身無法鑒別,所以并不屬于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所規定的商品范疇。”陳強認為,如果二手商品存在部分瑕疵,但不影響商品的正常使用,這與售假、販假類的交易存在本質的區別。消費者通過二手商品交易平臺購買商品,應當對其瑕疵有一定的容忍義務,不能簡單認定是“交易欺詐”。

陳強說,在現實交易中,當然也不乏存在以賣二手商品為名,行規模化、批量化經營銷售為實的二手交易賣家,這類交易與傳統意義的二手商品的偶發性、少量性交易存在著明顯的不同,并不當然排除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適用。

“結合最高人民法院在2022年3月實施的《關于審理網絡消費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一)》,認定進駐二手交易平臺銷售商品的賣家是否屬于經營者,關鍵還是要判定,該賣家是否利用平臺從事商業經營活動。”陳強說,如果賣家偶爾出售自己購買或使用過的二手商品,不屬于利用平臺從事商業經營活動,則不屬于“經營者”的范疇;如果賣家長期利用二手交易平臺,對同類產品進行多次重復銷售,相當于把平臺作為自己經營商品的平臺,那么就應納入“經營者”的范疇,則可能構成交易欺詐。

如果交易過程中存在欺詐行為,平臺是否應當承擔責任?

對此,陳強認為,平臺確實很難在海量的交易中,保證對每一筆具體交易進行完備的監管和風險防范,但是這并不意味著可以逃避責任。根據電子商務法第三十條規定,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應當采取技術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保證其網絡安全、穩定運行,防范網絡違法犯罪活動,有效應對網絡安全事件,保障電子商務交易安全。平臺應當采取必要措施對此類網絡詐騙行為進行預防、消除和救助。

“如果對違法詐騙行為,平臺消極應對、不作為,將承擔連帶責任。”北京觀韜中茂(青島)律師事務所主任李杰認為,對于申請進入平臺銷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務的經營者及非經營用戶,平臺應要求其提交身份、地址、聯系方式、行政許可等真實信息,并對這些信息進行核驗、登記,建立登記檔案,并定期核驗更新。

“用戶對于自身交易安全也不能掉以輕心,不論是買方還是賣方,都要在交易過程中注意商品詳情、保留交易證據。”李杰說,當平臺難以解決問題,需要訴諸司法程序時,民法典、電子商務法等相關法律法規都將是維權者的堅強后盾。(法治日報記者 溫遠灝)

關鍵詞: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23 創投網 - www.extremex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9 60 29 14 2@qq.com
皖ICP備2022009963號-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亚洲国产精品久久| 新梅瓶1一5集在线观看| 国色天香社区高清在线观看| 岛国精品在线| 亚洲三级在线观看| 91香蕉国产线观看免| 哆啦a梦エロ本| 好男人资源免费手机在线观看| 最近更新2019中文字幕8| 性之道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999在线观看| 日本高清免费不卡视频| 日本阿v视频高清在线中文| 高h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波多野电影| 亚洲欧洲高清| 91久久麻豆| 亚洲精品99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自拍| 久久精品欧美日韩精品| 亚洲永久精品ww47| 性生活2| 中文字幕国产欧美| 性美国xxxxx免费|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9999| 免费无毒片在线观看| 美女扒开尿口给男人爽免费视频| 成人国产精品2021| 99精品久久99久久久久| 97色伦在线| 欧美日韩电影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自产在线播放 | 色悠久久久久综合欧美99| 又爽又黄又无遮挡的视频| 老师吸大胸校花的奶水漫画| 无翼日本全彩漫画大全全彩| 免费大片av手机看片| 热久久最新视频| 边吃奶边摸下面| 欧美黑人巨大xxxxx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