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部門發布《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指南》
政策利好不斷向民生行業傾斜。7月22日,商務部辦公廳等11部門發布關于印發《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指南》(以下簡稱《建設指南》),到2025年,通過打造“百城千圈”,建設一批布局合理、業態齊全、功能完善、智慧便捷、規范有序、服務優質、商居和諧的城市便民生活圈,使試點區域居民滿意度達到90%以上。同時,社區團購、智能設備等也成為建設一刻鐘便民生活圈的重要關鍵詞。
完善“一站式”服務
便民商業不可或缺?!督ㄔO指南》中提到,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是以社區居民為服務對象,服務半徑為步行15分鐘左右的范圍內,以滿足居民日常生活基本消費和品質消費為目標,以多業態集聚形成的社區商圈。
一刻鐘便民生活圈也將根據當下的趨勢,增加創新模式落地。《建設指南》中提到,規范社區電商(社區團購)發展。加強規范和監管,維護公眾利益和社會穩定,督促平臺企業承擔商品質量、食品安全保障等責任,配置標準化冷庫、冷鏈運輸車輛、追溯技術、農藥殘留檢測等設施設備,完善管理制度,落實社區團購“九不得”規定,維護線上線下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
值得注意的是,幾個月前,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對橙心優選、多多買菜、美團優選、十薈團、食享會五家社區團購平臺不正當價格競爭行為做出罰款的行政處罰。
從去年起,監管部門愈發重視社區團購行業。2020年12月,市場監管總局聯合商務部召開的規范社區團購秩序行政指導會中提出“九不得”,內容指出,不得濫用自主定價權進行惡性價格競爭、不得濫用市場支配地位、不得虛假宣傳及商業詆毀、不得大數據“殺熟”、不得利用技術手段損害競爭秩序、不得非法收集消費者個人信息、不得銷售假冒偽劣商品等方面。
政策嚴管下,是社區團購行業的大爆發。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國內有上百家涉及社區團購、社區生鮮相關業務的企業,在盈利模式尚不明晰的當下,社區團購依舊獲得眾多資本加持。
鼓勵一店多功能
15分鐘,就能買到新鮮的果蔬,還能找到保姆、保潔員,消費愈發便捷,一刻鐘便民生活圈也將容納更多的商業業態。
《建設指南》提到,探索平臺化集成創新模式,鼓勵專業運營主體整合商戶資源,通過小程序、App、綜合服務信息平臺等,接入購物、餐飲、休閑、文化、養老、家政等線上功能,面向居民提供周邊商品和服務搜索、信息查詢、生活繳費、地理導航及線上發券、線下兌換等免費服務,打造商業集約式發展生態圈,打通智慧城市、智慧社區、智能管家,融合商業屬性和社會屬性。
北京商業經濟學會常務副會長賴陽分析表示,社區商業要以服務社區為目標。根據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嵌入更多的商業業態,豐富門店的多元化場景,不僅在收益上增加新的來源,且通過多元化的消費場景來吸引更多的消費者,形成具有特色的社區商業,是社區商業未來發展的主要方向。
北京的便民商業也被賦予更多服務內容。此前,北京市發布的《北京市便民店建設提升三年行動計劃》中提到,要“擴大便民店商品服務搭載”。支持具備條件的便民店增加早餐、蔬菜、針頭線腦、簡餐主食制售、機制飲品制售,以及果蔬生鮮、乙類非處方藥、二類醫療器械、圖書音像報紙雜志等商品零售。鼓勵便民店增加小物維修、代收洗衣、代收代發、復印傳真、照相擴印、充電寶租用、提供雨傘等便民服務功能。支持便民店24小時營業,設置就餐和讀書區、開放衛生間,完善老年卡、刷臉、網絡等新型支付結算。
數字化持續賦能
對于新模式對便民商業的作用,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教授盤和林表示,社區電商涉及線下場景,也需要基礎設施上的統一規劃安排,設立市場準入規則還是為了社區電商未來能夠在制度規范路徑中成長,現如今社區電商依然是早期階段,且存在一些過度價格競爭的跡象,適當的監管有利于其長期發展。
賴陽指出,隨著生活品質的提升,消費者對于消費場所的環境品質要求也越來越高,希望自己所購買的商品更加綠色健康安全。鼓勵加強品牌連鎖模式創新,遇到商品問題能夠第一時間做到來源可追溯,作為保障消費者的消費權益的手段之一。與此同時,通過科技賦能商業,運用更多的技術手段,使得便民業態能夠線上線下更好地融合,為消費者提供更豐富的便利服務的同時,也能夠給予消費者更好的消費體驗。
不久前,北京市發布的北京市《“十四五”時期商業服務業發展規劃(征求意見稿)》中也提到,期間,北京生活性服務業品質顯著提升。具體而言,北京將實現每百萬人口擁有連鎖便利店(社區超市)330家,全市連鎖化、品牌化、規范化早餐、便利店(社區超市)、蔬菜零售等8項基本便民商業服務功能全市社區覆蓋率100%,物流末端配送網點覆蓋率達8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