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多野结衣按摩,在线观看亚洲视频,国产嫩草在线观看,91视频最新地址

首頁 區塊鏈 > 正文

填志愿“唯數字論”,可能錯失好專業|環球聚看點

高考出分在即,志愿究竟怎么填?俗語云“有數字有真相”,那么只看數字指標的篩選方法,真的適用于報考嗎?

日前,在2023屆復旦大學附屬中學專場高校咨詢會現場,一幕場景讓人印象深刻。一位考生母親來到一所名校招生組咨詢,拋出的第一個問題便是:“貴校試驗班學生保研率多少?”在得到招生組十分明確的答復后,她才開始詳細了解專業培養方案。


(資料圖)

當天,現場約有36所高校駐場“擺攤”,除了復旦、上海交大、同濟、華東師大等一批滬上名校,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南京大學等一批全國知名學府也派出招生團隊,為考生和家長提供升學指導服務。

一上午咨詢下來,多位負責高校招生的老師們不約而同談到一點:這一屆考生和家長們,“問”得很細。高校的就業率如何?升學率多少?畢業生去向如何?這是被問得最多的3個問題。甚至可以說,判斷一個專業值不值得報,這3個指標已成為不少家庭的重要參考因子。

顯然,在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相對嚴峻的當下,考生和家長以大學的“出口”作為填志愿的參考無可厚非,但也有招生老師直言:“過度考慮數據指標并不可取,考生本人的興趣特質、學校給出的人才培養方案是更值得參考的內容,盲目循著數字追熱門,很容易錯過好專業。”

三個指標好看與否,正在影響招生

就業率、保研率、大廠率——到高招咨詢會現場采訪,記者很快發現,這3個指標不僅是影響考生和家長報考的重要“風向標”,不少高校也有備而來,將其作為招生宣傳的一大法寶。

比如,有的高校在招生宣傳單上,除了列出常規的專業目錄、招考要求、近三年錄取分數線,上述3個指標也被印在了醒目位置,吸引家長的注意。

在現場,有部分“雙一流”高校羅列了更精確的數據,把各學院專業的畢業去向數據做成專報,供考生及家長參考。還有一所外省市理工類高校更是將2022屆上海生源畢業生畢業去向一一羅列。看到不少畢業生前往海內外名校深造或進入名企工作的信息后,不少考生家長加入到了排隊咨詢的行列……

“為了最大程度吸引考生及家長,高校招生組也卷起來了!”一位高校招生組老師無奈表示,即便招生宣傳單上沒有寫清楚往屆畢業生的相關數據,家長也會步步追問。

“通常,高校會建議考生結合自己的選考科目、興趣來介紹優勢學科,但家長的咨詢重點是就業好不好、薪水高不高等更加實際的問題。”另一所來自中部地區高校的上海招生組老師坦言,如果招生時拿不出一些“好看”的數據,招生的效果就會打折扣。

上海財經大學招生就業處處長彭曦發現,近年來,家長和考生們對保研率的關注持續上升。他特別提到,由于大學生畢業人數不斷上升,在市場招聘時,用人單位對學歷的要求也水漲船高,這就進一步導致不少高分考生的家長更期望孩子完成碩博學位再就業。

比如,有的家長就會以保研率高低來給不同學校的不同專業排序,在咨詢中貨比三家。對于這種做法,彭曦的建議是:這樣的排序站不住腳、并不可取。就以上海財大為例,學校各個專業近年的保研率基本均衡,且具體數字每年都在動態調整。彭曦坦言:“并不存在專業保研率更高就更好的說法。”

專業冷熱切換是常態,不存在“萬能金專業”

談到考生和家長跟著“3個指標”填報志愿的現象,不少高教界專家也發出提醒,專業本身并無“好壞”“冷熱”之分,其報考熱度、就業數據往往受到社會環境、產業更新、技術發展等多種因素疊加影響,一直在變化之中。簡言之,單一以指標論英雄的行為并不科學。

就拿電商專業來說。2020年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將“互聯網營銷師”列入新職業,再加之電商經濟、直播經濟的興起,該專業曾迎來一波報考熱潮。但兩三年后,這個專業“光環”不再,報考情況和其他普通專業相差無幾。

“實際上,大學的專業,尤其是新興專業,一定會隨著時代發展不斷迭代更新。”在上海財大教授崔麗麗看來,電商專業的快速冷熱切換,其實暴露出考生對專業、對職業認知的局限性。比如,不少人將電商專業直接與網上賣貨畫等號,認為專業培養的就是帶貨主播。但實際上,電商涉及主播、供應鏈、運營等行業全鏈條。“當下,正逢電商數字化轉型,就拿上海財大來說,我們主要聚焦學生從事數據分析、智能化決策和管理能力的培養,這些能力也是不被AI打敗的關鍵。”崔麗麗說。

還有專家提醒,往屆畢業生的去向數據與學生進入大學學習4年甚至7年后的情況,存在一定“時差”。不難發現,近年來,包括心理學、醫學、教育學等在內的一批專業,都紛紛“回暖”;而物流管理、公共事業管理等一批專業,則開始有所“退燒”。

以心理學為例,近年來,國人對心理健康的關注不斷提升。根據教育部等發布的相關規定,中小學校每校至少配備一名專兼職心理教師,相關專業人才需求量也由此增加。

多位負責招生的高校教師表示,如果家長或考生僅僅跟著某些數據指標來填報,很可能會錯過一些有前景的好專業。

“如今,大學人才培養模式已經從培養‘學會’知識的學生,轉向培養‘會學’的學生。在填報志愿時,相比過度考慮數據指標,家長和考生更應當從個人專長、學習能力、未來規劃的角度做好思考。”彭曦給考生和家長的建議是:在填志愿時,高校為人才培養制定的具體方案,包括學校的師資結構等,都是值得關注的地方。而所謂專業的“冷熱”,很多時候都是人為制造的定義、“標簽”。“考生把眼光放長遠,就會發現,沒有永遠的熱門‘好專業’,也沒有永遠的冷門‘差專業’,更沒有適合每個人的‘萬能金專業’。”

關鍵詞: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23 創投網 - www.extremex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9 60 29 14 2@qq.com
皖ICP備202200996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