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千億房企大佬,退了
作者:徐風,編輯:小市妹
(資料圖)
8月16日,陽光城正式被深交所摘牌。
如果退市后債務仍未妥善解決,進入破產重整可能只是時間問題。
【世界500強只是“小目標”】
房地產市場激蕩30年,見證了太多潮起潮落。曾經的“千億”黑馬房企陽光城,也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2006年到2019年的13年時間,陽光城銷售額從2億一路猛漲至2000多億,創造了年均增速超70%的增長奇跡。
這一切的背后,都出自陽光城掌舵人林騰蛟之手。
有關林騰蛟身世的信息少之又少,只知道他出生在福建閩侯縣尚干鎮,曾在新加坡留學,但專業甚至畢業院校都無從知曉。
早期的陽光城只是一家名不見經傳的區域房企,2006年前銷售規模還未超過2億。即便后來聚焦地產主業,2009年業務營業額也只有13.4億。
2003年被稱為國內房地產的黃金元年,林騰蛟顯然沒有跟上時代步伐。這主要是陽光城體量的原因,在資金實力和土地儲備上并不占優勢。在反思戰略路線后,林騰蛟下定決心,借鑒主流房企高周轉模式,擴寬融資渠道,開啟全國化運作之路。
2010年是陽光城的全國化躍進元年,林騰蛟展現出了敢闖敢拼的彪悍風格。2012年,陽光城營收達到了54.52億,同比增長68.88%;歸母凈利潤5.59億,同比增長78.85%,規模又上了一個新臺階。
接下來陽光城的業績“起飛”與林騰蛟采取的職業經理人模式密不可分。具體可以用三個詞概括:敢于放權、會用人、肯給錢,是圈內出了名的“甩手掌柜”。
比如林騰蛟只讓年度預算、高管聘用等25項事項呈報董事會,其余事項盡皆放權;在錢的問題上,除了借鑒萬科的跟投機制和合伙人計劃,曾經在知乎熱議的“陽光城應屆生工資最高”也說明了這一點。
而與其說林騰蛟善于用人,倒不如說他真正明白自己想要什么。此前陳凱、張海民、朱榮斌三名職業經理人均為空降,因此林騰蛟也被稱之為“挖角一哥”。決定經理人更換的理由也很簡單:更好地執行林騰蛟的想法以及實實在在的業績。
2010年,萬科成為業內首家銷售額破千億房企,龍湖也超過了330億,兩家企業成為了林騰蛟的對標對象,彼時陽光城銷售規模還在百億以內。
對此林騰蛟陸續從萬科、龍湖挖來了張海民、陳凱兩位老將。自2012年到2016年,陽光城完成了從20億到500億的規模轉身。
對于后來二者的離任,眾說不一。陳凱更多是與林騰蛟的強勢態度有關,在一些具體事項上經常理念不合;張海民的“買買買”并購模式雖然取得很大成效,但2016年的業績滑坡成為他離開的導火索。
同樣的案例,還發生在下一任朱榮斌身上。也許是期望過高,抑或是適應了曾經的增長速度,林騰蛟對高增長仍有很大執念。
正如此前陳凱所說,快速增長是一種必須。對于林騰蛟而言,進入世界500強只是“小目標”,陽光集團在2016年就已經實現。
2017年林騰蛟提出了“天命計劃”,要求“2022年要把陽光城打造成行業典范”。意思很明確,就是躋身第一梯隊。但從當時僅915.3億的銷售額來看,實現難度可想而知。
從碧桂園離開后的朱榮斌則深刻貫徹了這一點。在當年入職后不久便制定了高達3500億銷售規模的三年發展計劃,相當于當年銷售額的3.8倍。
簡而言之,就是將高杠桿游戲發揮到極致。
在朱榮斌、吳建斌的“雙斌”組合下,陽光城也迎來了自身的高光時刻。
2019年陽光城銷售額達2110.31億,在國內房地產企業排名第13名,與第11名龍湖集團僅差300億差距。
然而好景不長,陽光城從2020年開始增長便明顯放緩,銷售額2180.11億,同比僅增加了近70億,行業排名也下滑到第19位。隨著政策的轉向,2021年的暴雷也宣告了“天命計劃”的無限期停止,此前快融資、高周轉模式也進入了死胡同。
【“絕不躺平”到黯然退場】
2020年,陽光城在引進戰略投資者泰康人壽不到1年時間,在審議2021年三季度業績的董事會會議上,兩名泰康人壽董事投下了反對票,要求對惡化的業績作出解釋。這直接觸發了陽光城的“股債雙殺”,多年的債務問題徹底爆發。
對于業績的“暴雷”,泰康選擇了清倉式止損,折價賣出股份以虧損超16億離場。此時,林騰蛟內外交困,這是他創業以來的最黑暗時刻。
面對危機,林騰蛟幾乎壓上了全部身家。
風險爆發后,他通過和債務人商談展期、出售資產方式向外界釋放了絕不躺平的信號。在二股東投下反對票后,他第一時間趕赴泰康人壽總部溝通,希望獲得諒解。
與此同時,林騰蛟辭掉了興業銀行董事職位,變賣了所持興業銀行股權,在辭任當日減持9.97億元;還套現了30.52億的萬物云股權。
在費用管控上,他要求公司總裁以上級別高管領6折工資渡過難關。
為了應對美元債展期的擔保問題,林騰蛟甚至壓上了母公司陽光集團和個人信用。在多方爭取下,林騰蛟終于獲得了3筆美元債務展期。
但林騰蛟的危機還遠未解除,債務危機耗盡了陽光城的流動性。到2021年末,陽光城賬上資金尚有271.8億,但實際可動用資金卻不足1%。
最后壓倒駱駝的,往往只需一根稻草。2022年2月,雖然陽光城已還債超過450億,但面對2726.25萬兩筆美元利息卻一籌莫展,無法兌付,正式構成違約。
面對此番境況,林騰蛟只能繼續賣賣賣,且不計成本。
2022年5月,陽光城將所持永康眾泰小鎮股權以57億轉讓給濱江集團,在持有的一年間虧損達4.45億。
一同“割肉”的,還有旗下龍凈環保股權。5月林騰蛟將總股本的15.02%以17.34億對價轉讓給紫金礦業,這與2017年36.7億的收購金額相比,又打了對折。
林騰蛟的憂慮還不止如此。其旗下華冕財富的金融產品將大批員工和投資者套牢其中。甚至曾流傳出一封陽光金服各地負責人的聯名請愿書,要求林騰蛟個人連帶擔保、保剛兌、提出新的展期方案等。
截至2022年4月底,華冕財富公告稱已兌付及在途兌付的資金共計127億,占整體規模70%。已兌付投資中包括債抵房、債轉股等方案。但后續兌付進展如何,并沒有更多的公告信息。
根據最新公布的數據,截至2023年5月12日,陽光城累計違約債務達647.32億,相較于4月公布的448.5億又增加了近200億。
對于林騰蛟的當下困局,多數人認為事發突然,2021年超過1400億的剛性兌付直接給陽光城上了一道枷鎖,融資渠道收窄致使當年整體融資性凈現金流為負的550億,壓力可想而知。
當前的地產行業在經歷了一輪救市之后,正處在弱復蘇階段。而陽光城最大的問題還是缺錢。
2023年一季度,陽光城總債務超過了2700億,賬上的70億資金顯得尤為捉襟見肘。且其已歷經了2021年和2022年2年的利潤虧損,虧損金額合計近200億,未來還能抗多久也是未知數。
市場永遠不會同情任何人。
缺錢的背后,是陽光城的信譽斷崖。無論是從現實購房者,還是各路的融資渠道,陽光城品牌信譽和口碑都在直線下降。資金來源渠道收窄更加大了他的債務壓力。
2022年陽光城銷售額為377.29億,同比降幅達79.47%;今年1-7月,據克而瑞研究,陽光城操盤金額僅172.2億,同比繼續下降超30%。
此外,“外援”入場也沒有多大成效。就在2022年8月,AMC中國華融官宣紓困陽光城母公司,并簽署框架協議。但其債務雪球卻越滾越多,遠未有好轉跡象。
縱觀林騰蛟的崛起與跌落,都是時代的倒影。站在當下角度看,2018年萬科高喊“活下去”的時候,還不時出現抨擊其過于謹慎的聲音。
現在吃下的苦果,早已在先前親手種下。陽光城退市后債務問題仍然擺在那里,林騰蛟雖然還在盡最大的努力,但如果沒有強大的資金下猛藥般注入,陽光城也只能接受命運的安排。
免責聲明
本文涉及有關上市公司的內容,為作者依據上市公司根據其法定義務公開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臨時公告、定期報告和官方互動平臺等)作出的個人分析與判斷;文中的信息或意見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商業建議,市值觀察不對因采納本文而產生的任何行動承擔任何責任。
關鍵詞:
您可能也感興趣:
為您推薦
蒙晉兩省七地檢察機關吹響長城保護集結號
普法宣傳進鄉村 法治意識入民心
中超成都蓉城鳳凰山主場入場檢票時間是多久?
排行
最近更新
- 又一千億房企大佬,退了
- 門開了,路通了,蘇州古城居民心情跟著順暢起來!
- 北京互聯網法院啟動網絡侵權責任糾紛案件審理,楊洋訴舒某某...
- 瑞銀:財報前應堅定持有英偉達(NVDA.US) 上調目標價至540美元
- 經紀人宣!拉亞加盟阿森納,已上身新賽季訓練服
- 拍拍貸逾期四天怎么要還那么多-拍拍貸逾期四天怎么要還那么多錢
- 解除勞動合同書簽字后可以后悔嗎
- 醫療事故技術水平不能醫療過錯鑒定時該怎么辦
- 南極電商:目前公司暫無回購計劃,如有回購股份的計劃,將嚴...
- 物業管理服務合同是否繳納印花稅
- 雷媛媛:喜看粟米千重浪
- 橫店東磁上半年凈利同比增52.03% 持續加碼智能制造升級項目投資
- 魅族 21 全系參數曝光,這幾個短板終于補上了,有了換機的理由
- 土家族的布達拉宮在哪里(布達拉宮在哪里)
- iPhone 16 Pro 全面升級,太絕了,又多一個再等一年的理由
- 學園BASARA2(關于學園BASARA2簡述)
- 電動皮卡車制造商里維埃在與通用汽車投資談判中透露了消息
- 25歲女子愛上大14歲男子,男子稱只要懷孕就結婚女子懷孕對方反悔
- 堅果品牌排行榜前十 堅果
- 雅詩蘭黛紅石榴水適合什么年齡_雅詩蘭黛紅石榴水怎么樣
- 葡萄貝屬(關于葡萄貝屬簡述)
- 天馬微電子解讀小米手環 8 Pro 所用屏幕細節,各方面更加...
- 董勍(關于董勍簡述)
- 葡萄酒列級酒莊管理機制(關于葡萄酒列級酒莊管理機制簡述)
- 福建 :武夷山開展茶文化特色教育
- 王寶強主演的電影下載 王寶強主演的電影
- 鹽城鹽都一家單位獲得江蘇省“全程機械化+綜合農事”服務中心...
- 藍鉆蝶(關于藍鉆蝶簡述)
- 窮奢極欲下一句 窮奢極欲
- 電信無線寬帶資費標準(電信無線寬帶資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