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手200萬 買入這兩只基金!
近期,華夏基金公告稱,基金經理李彥近期出資200萬,分別認購在管的華夏興和和華夏行業甄選各100萬。
(相關資料圖)
(圖片來源:華夏基金,不作投資推薦)
李彥表示,此次自購是響應7月高層會議“要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精神,希望和投資者一起同舟共濟,更好把握市場長期機遇。
其中的華夏行業甄選是今年3月份新成立的基金,而華夏興和是李彥在2020年6月擔任基金經理后第一只接管的基金,至今任職收益86.36%。(數據來源: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銀河證券,統計區間:2023/1/1~2023/8/1,該基金成立以來收益251.10%,統計截至2023/8/1,具體基金的相關風險、基金經理變更等情況詳見各基金法律文件及公告,歷史數據不代表未來,不作投資推薦)
一般來說,基金公司或基金經理會選擇在市場情緒低迷的時候通過自購來傳遞信心,緩解投資者的焦慮情緒,也是低位加倉的利器。
另一種情況,在基金新發的時候,不少基金公司也會選擇自購。
華寶證券的研報數據顯示,歷史上的自購潮發生的時候往往也對應著市場的底部區域。
(圖片來源:華寶證券研究所《跟蹤“聰明錢”(一):基金公司自購行為值得參考嗎?》,統計區間:2012.01.01-2022.11.29 ,不作投資推薦)
對于自購的基金到底值不值得買,我們還是要結合其他的指標來綜合判斷,去選擇那些經歷過長期牛熊考驗、投研能力出色的基金經理。
3年年化收益超20%的秘訣
從年化收益來看,李彥任職3年多,年化回報達到了24.25%,在同樣任職3年多的基金經理里表現突出。
(數據來源:東方財富Choice數據,截至2023/8/1,具體基金的相關風險、基金經理變更等情況詳見各基金法律文件及公告,歷史數據不代表未來,不作投資推薦)
和劉暢暢、楊金金分散配置每個行業都買一點的風格不太一樣的是,李彥是通過行業輪動策略也就是在不同階段重倉不同的行業來實現超額收益的。
從華夏興和基金2020年三季度以來的持倉可以看到,李彥精準地踩中了2020年的新能源行情以及2021年的軍工行情。
隨后開始輪動配置地產、軍工、新能源行業,目前重倉集中在新能源領域。
(數據來源:東方財富Choice數據,統計區間:2020/7/1~2023/6/30,不作投資推薦)
李彥也在二季報里表示,基金二季度繼續重倉動力電池、儲能、海上風電。當前持倉個股處于一輪大的成長周期的底部區間,且經過校正之后的估值水平處于偏低水平。考慮到動力電池、儲能、海上風電行業未來 5 年有望保持 30%以上的復合量的增長,單位盈利又處于底部,持倉這些高端制造公司,預期收益率較高。
雖然中證新能源指數自今年1月底的高點以來已經回撤超過了23%,但目前估值處于歷史低位。
(圖片來源:天天基金App,截至2023/8/1,不作投資推薦)
關鍵詞:
您可能也感興趣:
為您推薦
十余家上市公司辟謠“室溫超導” 解碼真正“超導”概念股
室溫超導論文惹爭議,韓國學界宣布成立驗證委員會
安塞爾·亞當斯(關于安塞爾·亞當斯簡述)
排行
最近更新
- 出手200萬 買入這兩只基金!
- 網信辦:優化網絡環境 保護企業權益
- 北京強降雨已致11人遇難、27人失聯
- 中建交通、中農聯客商來儀考察 孫建年參加活動
- 前列腺癌復發率高嗎,前列腺癌的化療
- {新聞要點}青島手術疤痕去除【實時熱搜】青島疤痕醫院哪家好
- 我們的戰略后院依然穩固
- 曝iPhone 15 Pro Max獨占潛望長焦:產能低于預期
- 法律上入職多久簽合同,需要注意些什么
- oppo官方錢包逾期后還不了-oppo官方錢包逾期后還不了款怎么辦
- 欺詐消費者向誰投訴呢?
- 鼎捷軟件(300378.SZ):公司會結合大語言模型廠商,推出各種的...
- 長盈通(688143.SH):公司目前外購保偏光纖銷售占比呈逐步下降
- 季曉雪: 自動化產業化道路才是出路
- 黑龍江省牡丹江市開展“個體工商戶服務月”活動
- 安徽省懷遠縣市場監管局開展反壟斷法宣傳活動
- 首樁開鉆!蘇州工業園區長陽街北延主體工程開工建設
- 神舟十五號乘組太空返回后首次公開亮相
- 公安刑事立案后多久必須結案
- 湖北雙子星座表現迥異,師范院校遇冷,華中師大墊底
- 十余家上市公司辟謠“室溫超導” 解碼真正“超導”概念股
- 暑運過半 長三角鐵路發送旅客超8100萬人次
- 中消協發布消費提示:“剩菜盲盒”風險意識不可“盲”
- 農業農村部:全國農產品批發市場豬肉平均價格為21.26元/公斤...
- 上海黃浦:地區生產總值首次突破3000億元
- Keep的商業化之困
- 瀛通通訊(002861)8月1日主力資金凈買入98.14萬元
- 上海二批供地二輪:寶華32.88億元摘得普陀桃浦科技智慧城地塊
- 東鵬控股上半年凈利大增超兩倍,為何紅杉系還要狂甩股份?
- 美國二季度GDP增速超預期 美國經濟真的能“軟著陸”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