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關總署推出23條改革舉措進一步促進綜合保稅區高質量發展
中國經濟網北京8月16日訊(記者 蘇蘭)海關總署8月16日舉行記者通報會,海關總署自貿區和特殊區域發展司司長陳振沖介紹海關總署推出23條改革舉措進一步促進綜合保稅區高質量發展有關情況。
陳振沖介紹,以綜合保稅區(以下簡稱“綜保區”)為主體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以下簡稱“特殊區域”)作為對外開放的重要平臺,在擴大對外貿易、吸引外商投資和促進產業轉型升級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2022年,全國特殊區域進出口值8.4萬億元,同比增長7.4%,占同期全國外貿進出口總值的19.9%,以不到十萬分之五的國土面積,貢獻了全國近五分之一的外貿進出口值。
據悉,此次海關出臺的綜保區23條改革舉措共有五個特點:
(相關資料圖)
一是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改革業務運行架構。推動綜保區由原來的“兩頭在外”為主,轉變為對內對外雙向開放并重的經濟功能區,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這方面的改革舉措主要有:調整優化綜保區檢驗檢疫作業模式和作業流程,推動更好融入國內大循環;簡化區內設備解除監管出區手續,實施卡口分類分級管理,增強企業獲得感;對進出綜保區的貨物實施差異化風險防控模式,實現順勢監管、高效監管等。
二是促進貿易便利化,優化全流程監管。借助智慧化、智能化監管手段,建立更加貼合企業實際的監管體系。這方面的改革舉措主要有:優化進出綜保區貨物核放邏輯,支持多類型貨物集拼入出區;優化“一票多車”貨物進出區流程,允許特定類型貨物整報分送、單車進出區;優化分類監管貨物管理,企業完成報關手續后,直接完成底賬核增核減操作,不再要求貨物實際進出卡口;優化境外退運貨物監管,降低現場調查和書面調查比例等。
三是助推高質量發展,支持功能業態拓展。加快建立適應高端制造業和研發維修等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的政策環境、營商環境,增強區內外產業聯動,進一步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這方面的改革舉措主要有:推動動態調整保稅維修產品目錄,解決維修目錄范圍較窄、調整機制響應不及時的問題;支持開展保稅培訓新業態,滿足國內市場高端培訓需求;允許免稅店貨物由綜保區從境外進口,支持免稅保稅銜接發展;支持跨關區保稅展示交易,進一步降低企業運營成本;允許設立生產性配套服務設施,支持各地優化營商環境;支持綜保區與口岸聯動發展;支持建設研發創新、服務貿易等特色型綜保區等。
四是統籌好發展和安全,推動健康有序發展。守牢守住海關監管底線,履行依法把關職責。這方面的改革舉措主要有:調整重點敏感商品管理措施,實現與國家宏觀政策的有效銜接;優化賬冊核銷作業,規范保稅物流業務監管;規范綜保區內海關注冊登記企業賦碼規則,打擊不實貿易等。
五是提升綜合治理能力,強化配套保障。從制度層面為改革提供有力支撐。這方面的改革舉措主要有:推動出臺《綜合保稅區管理條例》,明確齊抓共管原則;修訂綜保區準入退出等配套制度,推動健康發展;修訂《綜合保稅區發展績效評估辦法》,突出高質量發展導向;探索推進智慧綜保區建設,提升海關整體監管效能;健全運行協調保障機制,推動建立多層級、跨部門協調溝通機制等。
“下一步,海關總署將按照成熟一項推進一項的原則,組織開展公告擬定、系統調整、宣講解讀等配套實施工作,推動各項改革舉措又好又快落地見效。” 陳振沖說。
新聞背景:
推動綜合保稅區高質量發展綜合改革措施
一、優化檢驗檢疫作業模式
制定出臺《綜合保稅區檢驗檢疫管理公告》,優化綜合保稅區檢驗檢疫作業模式和作業流程,推動綜合保稅區更好融入國內大循環。
二、簡化生產用設備解除監管手續
對于實施許可證管理的進口設備,如有出區使用需求,允許在進入綜合保稅區時驗核許可證件,出區進入國內處置時不再驗核,其他情形按現行規定辦理。監管年限屆滿時,自動調減賬冊,無需企業申報。
三、優化賬冊管理模式
選取綜合保稅區內信息化系統完備的倉儲物流類高級認證企業,推動將倉庫管理系統與海關聯網,系統自動采集海關監管所需的企業生產經營數據,與報關數據等自動比對印證,將海關監管順勢嵌入企業生產經營過程。
四、實施卡口分類分級管理
設置報關貨物通道和非報關貨物通道,實行分類通行。對非報關貨物分級簡化填報要素,優化重量驗核,實現快速進區。向綜合保稅區管理機構共享入區危險化學品信息,強化安全生產聯防聯控。
五、實施差異化風險防控
強化綜合保稅區以企業為單元的管理理念,優化綜合保稅區布控查驗比例,減少貨物的卡口攔截,提升監管效能和企業獲得感。
六、優化核放單驗放邏輯
優化金關二期系統核放單驗放邏輯,支持“兩步申報”貨物與普通申報類型貨物集拼入區。
七、優化“一票多車”貨物進出區流程
允許“一票多車”貨物,整報分送、單車進出區。
八、擴大高級認證企業(AEO)免除擔保范圍
進一步減輕企業經營成本,在分送集報業務領域推行高級認證企業免除擔保措施。
九、優化分類監管貨物管理
對綜合保稅區內非保稅貨物申報轉為保稅貨物的,或辦結海關手續后申請以分類監管方式繼續在區內存儲的,允許完成報關手續后,直接核增核減海關底賬,不再要求實貨進出卡口。
十、優化境外退運貨物監管
對境外退運的綜合保稅區自產的出口工業產品,降低書面調查和現場調查比例。
十一、支持保稅維修提質升級
建立定期調研機制,推動動態調整保稅維修產品目錄,支持高技術、高附加值、符合環保要求的低風險產品納入保稅維修產品目錄。允許注冊在綜合保稅區內的融資租賃企業進口的飛機、船舶、海洋工程結構物等大型設備,在境內區外按現行規定開展保稅檢測維修業務,無需實際進出境(區)。
十二、支持保稅培訓新業態發展
允許在綜合保稅區內開展航空飛行模擬器、大型醫療設備等保稅培訓業務。
十三、支持免稅保稅銜接發展
允許免稅店貨物經綜合保稅區從境外進口,按現行規定配送。
十四、支持跨關區保稅展示交易
在建立跨直屬海關聯系配合機制的條件下,允許企業跨關區開展保稅展示交易業務。
十五、支持設立生產性配套服務設施
支持綜合保稅區管委會統一規劃,按需設立食堂、充電樁、停車場等必要的生產性配套服務設施。
十六、支持綜合保稅區與口岸聯動發展
支持在毗鄰口岸的綜合保稅區,開展轉口業務;支持設立前置貨站,開展航空貨物出口前打板、進口拆板理貨等業務;支持在中歐班列等沿線的綜合保稅區根據需要引入鐵路專線。
十七、支持建設特色型綜合保稅區
鼓勵地方政府依托區域資源稟賦和特色產業,建設以研發創新、服務貿易等為特色的綜合保稅區,支持差異化、特色化發展。支持創新制度舉措在特色型綜合保稅區優先試用。
十八、調整重點商品管理措施
調整綜合保稅區內涉及實施關稅配額管理、貿易救濟措施、中止關稅減讓義務和報復性關稅等措施的重點商品管理措施。
十九、優化賬冊核銷作業
研究出臺綜合保稅區賬冊管理規程,對物流賬冊實施適時核銷管理。
二十、規范綜合保稅區企業賦碼,優化統計規則
對于綜合保稅區規劃面積內、圍網外的備案企業,進一步規范企業賦碼規則。優化綜合保稅區進出口數據的統計口徑,精準反映進出綜合保稅區的業務情況。
二十一、完善法規和規章制度體系
研究制定《綜合保稅區管理條例》和綜合保稅區中長期發展規劃。修訂完善綜合保稅區準入、規劃調整、退出、發展績效評估等配套制度。
二十二、積極推進智慧綜合保稅區建設
強化科技賦能,加強聯網監管,實現順勢監管、精準監管和高效監管;強化協調聯動,推動監管部門、第三方機構和企業的各類數據匯聚融合、開放共享。
二十三、健全運行協調保障機制
充分發揮現有海關總署牽頭的跨部委協調溝通機制(司局級)作用,共同解決綜合保稅區運行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推動高質量發展。積極構建綜合保稅區“響應、呼應、反應”運行機制,定期收集問題訴求、研判運行態勢、研究風險隱患、提供決策輔助參考。推動建立由地方人民政府牽頭的跨部門綜合治理機制,實現資源共享、聯合防控、共管共治。
關鍵詞:
您可能也感興趣:
為您推薦
在瓷器上“刺繡” 方寸瓷盤 匠人匠心
引領硬派越野全新風潮 比亞迪方程豹豹5攜家族亮相
47歲陳坤疑隱婚生子!狗仔曝光其兩個3歲兒子,五官長相撞臉周迅
排行
最近更新
- 海關總署推出23條改革舉措進一步促進綜合保稅區高質量發展
- 售價3599元 一加Ace2 Pro原神派蒙主題禮盒發布:旅行者最好的伙伴
- 8位科學家獲未來科學大獎
- 海關總署推出23條改革舉措——引導綜保區特色化差異化發展
- 斯迪克(300806):8月16日北向資金減持12.62萬股
- 狠話只說一半,小米野心有多大
- 俄國家航天集團公布“月球-25”號探測器拍攝的照片
- 鵬輝能源(300438):8月16日北向資金增持35.12萬股
- 健民集團半年報:營收21.6億元,銷售費用7億元
- 第三屆“兩江匠才”大賽報名收官
- 會員費漲價后,騰訊音樂失去了什么?
- 美聯儲會議紀要:通脹仍高得無法接受 2%的目標仍然不變
- 務川物業管理專項整治取得階段性成效
- 菲律賓7月國際儲備達997億美元
- 臺東小吃街一商鋪被強占無法經營?房東已介入調解
- 川寧生物:截止目前,公司暫未生產和準備生產作用于減肥相關...
- 許家印離婚?恒大回應
- 標的額達1800萬元的案件經“優先調解團隊”化解——湖北高院...
- 小學班級簡介50字運動會 小學班級簡介50字
- 甬金股份:400系冷軋不銹鋼卷板本年累計銷量15.03萬噸
- 巴西百萬富翁人數逆勢增長四成,列全球第一
- 北京10號線地鐵_北京10號線
- 什么才是賺錢的本質?終于有人用言簡意賅的文字說清楚了
- 會員費漲價后,騰訊音樂失去了什么?
- 遭遇百年來最致命野火,夏威夷大火何以失控
- 車評頭條:敢與主流叫板 試駕東風英菲尼迪Q50L
- 小盤指數受關注度持續提升 公募基金借“風口”積極布局
- 預計明年通車!深圳8條在建地鐵迎來最新進展
- 胡兵質感美學直播延續“極致精神” 被贊高級審美天花板
- 專精特新齊聚 人工智能凸顯——2023世界機器人大會在北京亦莊開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