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多野结衣按摩,在线观看亚洲视频,国产嫩草在线观看,91视频最新地址

首頁 保險 > 正文

缺不缺德啊,一人毀掉一個省的名聲

誰能想到,最近一個讓各地網友們炫耀自己家鄉美食的活動,居然變成了一出轟轟烈烈的大型人性實驗。

說的就是社交平臺上突然爆火的潮流——互換家鄉特產。

各地網友憑ID在社交平臺“認親”,約定互相寄出自家當地的特色食物。


【資料圖】

最早大家還以為這是一場有關“美食富礦”與“美食荒漠”的比拼。

沒想到,還沒等哪個省份因為特產過于貧瘠而翻車,就已經先遭遇了“人品翻車”。

“互寄特產被騙”正在成為互聯網上最大的地圖炮來源。

每天都有新的帖子在網上“避雷某某省”——“跟這里的網友互換特產,結果剛收到包裹就把我拉黑了?!?/p>

底下被誤傷的同省人大聲叫屈:這種沒良心的人,讓TA自己一個省吧!

沒人記得這場“互換特產”的風是何時從互聯網上刮起的。

只知道最開始一切都還很美好,飽含著來自遠方陌生人的善意。

有湖南朋友精心打包寄出醬板鴨、臘肉、火焙魚、自家做的剁椒蘿卜??;

@炸毛的探險家

幾天后開心地收獲來自新疆的牛肉干、奶疙瘩、酥油、各類干果。

@炸毛的探險家

有財大氣粗的高端局,也有囊中羞澀的零食局。

你給我寄幾包山東鈣奶餅干,我給你寄幾包湖南各色辣條,交個朋友嘗嘗鮮。

當然偶爾也會出現那種敞亮又慷慨的大哥大姐。

你要是收到了他們的特產包裹,深夜都要羞愧自己為什么沒多給人家寄點貴貨。

比如吉林網友直接寄人參禮盒,“在整個東北來說也是相當炸裂了”。

@黎耀輝的何寶榮

還有山東大哥明明跟網友約好互寄200塊左右的特產,結果硬生生給人家裝了35斤。

大哥:什么200不200,給我妹子買!買!這個也拿上。

@guoguo

千里緣分一線牽,你以真心換我心。

這種透著古典主義的人際關系美學,咣當一聲敲開了當代年輕網友的冰冷心扉。

于是最近在各個社交平臺上,想跟外地網友互寄特產的人越來越多。

結果發現這哪兒叫互換特產,這叫互換良心。

很多謹慎的年輕人,事先想到了萬一雙方禮物不對等會尷尬,甚至沒有采取“想寄啥就寄啥”的純開盲盒式。

會跟對方商量一個大概的金額,甚至列出特產品類清單以供互相選擇。

但真的快遞到手,還是幾家歡喜幾家愁愁愁愁愁愁。

“對人性大失所望的時刻,莫過于我東奔西跑湊齊一箱寶貝,他樓下小賣部買幾袋零食交差。”

如今早就不是交通閉塞、物流不暢的時代,國內絕大多數地方的常規特產,都能在購物平臺上輕松下單。

于是那些真的相信以心換心的傻白甜,會絞盡腦汁湊齊那些外地不好買、或者不知道的食物。

有人排隊1小時,只為打到當地公認最絕的那家芝麻醬。

一位廣西網友聽說對方想吃酸嘢,專門在寄出的前一天親自做好,還用袋子塑封個嚴嚴實實。

@與我情緒共鳴

但,最真心的人往往受傷最重。

上面那位廣西朋友拍了全程裝箱視頻,在視頻最后還喜滋滋地表示:希望她能感受到我的心意,歡迎來廣西玩哦。

但在評論區的一句話已經穿越時空,暗示了這個故事的歐亨利式結局——

寄出一箱特產,收獲四個南瓜。

兩天后她收到了對方寄來的箱子。

開始掂量著沉甸甸,還以為終于遇到了千里之外的摯友。

直到打開箱子的第一秒,看看視頻里這只顫抖的手,已經暗示了她心碎的聲音。

@與我情緒共鳴

“xx省的特產真的是南瓜嗎?好想讓她把我的螺螄粉和酸嘢還給我。”

還沒等做完心理建設,圍觀網友又給了重重一擊:

“那啥姐妹,你看這箱子底下還墊著一張烹飪指南,是不是她直接在網上下單的?”

世界上最悲哀的事情莫過于,你的真心是私人定制,對方的卻是流水線批發。

是的,隨著參與的人不斷增多——

這場網絡特產互換,已經逐漸變成了名為“誰認真誰是大冤種”的人性拉扯。

住在海島上的網友@奧特曼讓我要相信光 花了一千塊,寄出一大堆真空包裝的生猛海鮮;

@奧特曼讓我要相信光

收到價值不到八十塊的方便面若干包,“這次奧特曼也不頂用了?!?/p>

@奧特曼讓我要相信光

另一位網友跟年輕女孩互換,掏心掏肺地打包當地各種特產零食;

@美女罷了

他委屈巴巴地表示, “我準備的這些也不差啊,咋好友都給我刪了。”

@????????????單反

不過對方很快就加回他表示是誤刪,最終大哥也收到了一大箱特產。

但不得不說,“互寄特產”的故事發展到現在,已經沒意思了。

無論是參與者還是旁觀者,看待這件事的心態都已經從感慨“人間有真情”,變成了各懷心思的人情交易。

有人提到自己寄特產特別謹慎地要給對方多裝,但不是為了體現誠意。

“主要是怕萬一對方不滿意,再上網掛我?!?/p>

新疆有位夏女士給網友寄了10斤干果奶酪,結果只收到幾包零食。

對方表示是因為自己之前被騙過,還愿意重新寄出特產。

但夏女士顯然已經不想再玩這個讓人疲憊的游戲了。

@九派新聞

原本是體驗跟陌生人交朋友、建立連接的快樂,最后卻變成了需要權衡利弊、互相防備的人情往來。

或許當互換特產成為一種網紅潮流,就注定它會走向令人失望的結局。

陌生人之間善意的感人之處,就在于它是稀少的。

它需要每個人都抱有利他的情懷,同時對另一個個體給予完全的信任。

與其痛罵那個“不講道德、騙吃騙喝”的網友,不如再告訴自己一遍,陌生人之間的善意本就需要更高的約束條件。

就像在互換特產的評論區里總有人提起最近的一個新聞。

一位UP主搞了“相機漂流計劃”,把自己昂貴的哈蘇相機快遞給陌生人,請大家幫自己拍照片。

一年后相機不僅完好無損,還帶回一大堆充滿了煙火氣的照片,讓人感慨人性之光的偉大。

但有網友一語道破關鍵——“那可是六萬塊的相機,真丟了估計可以立案了?!?/p>

· 一 周 熱 點 回 顧 ·

最后收獲豆干兩個,包裝箱上還寫著“嘗鮮”。

@美女罷了

最離譜的是,她這邊剛剛顯示自己貨物被簽收,就收到對方的道歉短信。

@美女罷了

“你說她是個好人吧,只給我寄了兩個豆干;說她沒良心吧,又提前承認騙我了,她真的我哭死?!?/p>

一個事實是,真心想跟外地網友互寄特產的人,大多不是貪圖那幾口吃的。

更多是為了被陌生人善待的情感體驗,類似食物界的筆友。

所以相比于心疼那買特產的百八十塊錢,更難受的是真心錯付。

一位大學生說自鄉的特產是茶葉,因為自己不太懂茶還特地問了爸爸,最后精心選了幾百塊的茶葉,跟一封手寫信同時寄出。

結果收到了幾包臨期超市餅干,反手還被拉黑了。

@楠瓜不甜

還有人前期明明跟對方聊得火熱,交換特產清單時為了表示nice,說自己“除了臭豆腐什么都可以”。

可對方偏偏只寄來了一袋臭豆腐。

“我都不知道為什么要這樣,是我哪里得罪她了嗎?”

@稀里稀里

以前過年,爸媽有時會把親戚送來的成箱禮品轉贈給其他親戚。

當初對這種形式主義送禮嗤之以鼻,誰能想到啊,如今自己也遭遇了這樣的“情感背刺”。

跟四川網友互寄,結果收到了一堆鄭州特產;

跟南方網友互換,結果里面一多半都是冷面、大醬、東北酸菜。

@????星兒????

東西倒不是壞東西。

“但一看就先跟別人換過,然后把自己不喜歡的添了點自家剩的,直接打包過來了。”

有沒有一種可能,我之所以沒選擇直接在網上下單,就是想要感受一下有人為自己精心挑選禮物的快樂?

前兩天有新聞報道過“互寄特產”的亂象。

有多名網友稱,他們與同一網友約定互寄300至400元的特產,發貨后卻慘遭拉黑。

但看過眾多的人性慘案之后,我發現這已經算是最無害的結果。

畢竟長痛不如短痛。至多不過在回看當初裝箱視頻時,吐槽自己是個亂信陌生人的傻蛋。

@一顆糖(糖糖媽媽)

怕就怕遇到那種“長線情感騙子”,就好像是談了個很渣的對象。

今天對你甜蜜蜜、明天對你冷冰冰,讓人每天都在思考“她究竟有沒有在騙我”。

想象一下,當你遲遲沒有收到對方的單號,在心中揣測了許久,終于決定鼓足勇氣詢問。

結果對方一句“姐妹不好意思,最近腳受傷了沒法寄快遞”。

@小可愛擺攤日記

于是你不僅包裹沒催成,還會在之后的幾個深夜突然醒來,默默說一句“我真該死”。

直到又過了半個月,包裹卻依舊無聲無息,才確信小丑本是我自己。

@呵呵了

諺語中說,人不能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

但在互寄特產這件事上,真心的人往往只會被一傷再傷。

有人踩坑后怒發視頻,評論區里瞬間來了一大堆找不到特產搭子的網友。

“不要難過,不如跟我互寄,咱們主打一個真誠。”

本以為自己上次只是運氣不好,或許大多數網友還是很善良的?

直到慘被騙了第二次,才終于意識到在這場人性之戰中,天真如自己只會是永遠的敗者。

“以后想吃什么,還是拿錢去店里買吧?!?/p>

當然,即使最近的眾多被騙慘案已經勸退了大多數想過互寄特產的人,但總還有人繼續嘗試。

只不過這項活動漸漸從初期淳樸的“以物易物”,變成了互相防備的黑暗森林。

你甚至能在網上搜出各種教程,試圖教會后來者如何篩選可信的互換目標——

要先去本人的主頁看,優先選擇日常會更新生活內容的;

跟有工作的人互寄比學生風險小,因為經濟相對寬裕,也不會出現“寄出一大箱學校門口辣條”的尷尬情況。

后來,甚至發展出了“第三方保障”流程。

雙方在二手平臺互相下單購物金額,準備發貨時將全部商品拍照上傳、約定時間一起拍下寄出。

很多人在收獲后不是開心,而是第一時間上網“驗貨”。

“大家幫忙看看這些東西大概值多少錢,我這次互寄特產是算不算被人騙了?”

有很多人懷疑的終點,其實指向一個皆大歡喜的結果,

比如一位內蒙古博主給福建網友寄出價值4000多塊的特產,收到輕飄飄盒子的時候還以為這次鐵定翻車了。

@頑皮老板愛開車

沒想到打開盒子,里面是個黃金吊墜。

“怎么,你們福建的特產都這么豪橫了?”

一位東北大哥把特產都買好了,對方突然刪掉了他的微信。

關鍵詞: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23 創投網 - www.extremex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9 60 29 14 2@qq.com
皖ICP備202200996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