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多野结衣按摩,在线观看亚洲视频,国产嫩草在线观看,91视频最新地址

首頁 娛樂 > 正文

雷軍最新年度演講:所有人生難題,都將在成長中找到答案

8月14日,2023雷軍年度演講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辦。這是小米公司創始人雷軍的第四次年度演講,也是其第一次走出小米科技園站到更大的舞臺進行演講。

每年的演講,觀眾最喜歡雷軍講故事。畢竟,從金山到小米,再加上他的投資人身份,雷軍是中國IT產業過去三十年發展的見證者,更是為數不多的至今仍活躍在一線的企業大佬。所以他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有話題度,更有歷史感。


(資料圖)

今年,雷軍演講的主題是“成長”。他從“武大往事”講起,在1987年讀大一時,因為一本《硅谷之火》,點燃了雷軍想要創辦一家偉大公司的夢想。如何實現夢想,雷軍制定的第一個目標是“兩年修完大學所有學分”,第二個目標是“成為優秀的程序員”,這兩個目標在當時看來,都困難重重,但雷軍最后都做到了,這個過程,讓雷軍學會了不懂就問,也掌握了自學的技巧。

雷軍演講現場 白楊攝

大三時,雷軍和學長一起創業做了家叫做三色的公司。但很快這個公司就陷入困境,最慘的時候,他們要靠同事和食堂師傅打麻將贏飯票。最后,公司只能關門,而這,也是雷軍第一次創業的經歷。

失敗的創業經歷,讓雷軍明白做公司光有技術是不夠的,還有太多東西要學,包括“一個人可能走得更快,但一群人走,才能走得更遠”的道理。正是有些前面的失敗,才有了后面雷軍參與金山成長,創辦小米的經歷。

雷軍說,回望三十多年的創業之旅,就是不斷追尋夢想并不斷成長的過程。而談到過去三年的成長,雷軍講述了小米的高端化探索之路,他說“這是近十年最痛苦,也是收獲最大的成長”。

做不做高端,曾在小米內部產生分歧,后來,雷軍做出定調,“高端是小米的必由之路,更是生死之戰”。但在明確做高端之后,能否做好也成為小米的一大考驗。從小米11遇到重大挫折,到小米12不達預期,小米的高端之路遇到了很多挫折,但經過反思與調整,小米最終在小米13身上收獲了高端探索的成功。

雷軍說,在武大的求學生涯,讓其建立了夢想,并學會了把夢想拆解成一個又一個的目標。在金山的創業歷程,讓其完成了從程序員到管理者的蛻變。創辦小米,一個改變中國制造業的愿景,一個創新的商業模式,讓其夢想開始逐步走進現實。

“每一段經歷,每一次蛻變,都是一次認知的突破,更是一次關鍵的成長,”雷軍說,“只有認知突破,才能帶來真正的成長?!?/p>

在演講最后,雷軍總結道,人生是一場馬拉松,一時一刻的成敗得失,都不那么重要。所有的人生難題,你都將在成長中找到答案。人因夢想而偉大,又因堅持夢想而成長。

以下是雷軍演講全文:

大家好,歡迎參加今晚的演講。這是我第4次的年度演講活動。今天現場來了很多人,還有很多很多朋友正在觀看直播,感謝大家參與!

兩個月前,我參加了武漢大學今年的畢業典禮。今年是武大建校130周年,現場有17000多人,特別壯觀。作為校友,被母校邀請,在畢業典禮上致辭,對我來說,這是至高無上的榮譽。站在講臺上,我面對全校師生時,激動萬分,當年記憶全部涌現出來。

1、武大往事

1.1 夢想的起點

1987年,36年前,我考上了武漢大學計算機系。我在圖書館里看了一本書,《硅谷之火》,建立了自己一生的夢想。

看完這本書后,我熱血沸騰,激動得睡不著覺。當天晚上,星光很亮,我在武大操場上,走了一圈又一圈,走了整整一夜。我心里有團火:我要創辦一家偉大的公司。夢想之火,在我心里徹底點燃了。

但是,一個大一新生,一個剛從縣城出來的年輕人,什么也不會,什么也沒有,就想創辦一家偉大的公司,談何容易!

這么離譜的夢想,該如何實現呢?我完全理不清頭緒,干脆就不想了,還是先把書讀好。

1.2 第一個目標:兩年修完所有學分

如何才能把書讀得不同凡響呢?我琢磨了一個當時很夸張的目標:兩年修完大學四年所有學分。那個年代,學分制剛剛開始,這樣的想法,還是石破天驚的,很少有人想到。

當年我是如何做到的?今天時間有限,我給大家講講如何搞定三個難點。如果你正好在讀大學,也許還用得上。

▍第一,如何選課?

上兩倍的課,寫兩倍的作業,過兩倍的考試,這是用地獄模式上大學。辛苦不要緊,關鍵是如何選課。我自己琢磨好久,還是一頭霧水,下決心找個人問問!

我多少有點社恐,當時也是沒辦法,厚著臉皮,到大三大四同學宿舍,挨個敲門找老鄉。

這招在大學里特別好使,我很快就找到了幾個,學長們特別熱情,講了幾個小時:把整個課程體系都講了一遍,哪些課容易,哪些課難,哪些課必須先上、哪些課可以后上,最后還八卦了各個老師的奇聞軼事。走的時候,他們還把用過的教材和教輔,甚至課堂筆記,都打包送給了我。

這次聊完,我感覺突然開了天眼,大學怎么讀,我基本清楚了。

就是這次經歷,我有了一個特別重要的收獲:遇到問題,第一時間找個懂的人問問。很多人覺得,自己遇到的問題,只能自己琢磨、自己搞定。實際上,無論你遇到什么問題,別人可能都遇到過,都解決了,甚至都有標準答案,你只要找人問問就可以。

▍第二,如何自學?

上兩倍的課,這意味著大量課程要靠自學。我們計算機系是從數學系分出來的,相當于半個數學系,課程特別難。很多同學覺得《高等數學》很難學,其實,我們是不學《高等數學》的,我們學的數學系的專業課,比《高等數學》難多了。

自學的時候,經常遇到看不懂的地方,一卡就卡很久,特別痛苦。怎么辦呢?只能硬讀,就是硬著頭皮讀,讀著讀著,終于開竅了:

遇到實在看不懂的,先跳過去,咬著牙往下讀,像看小說一樣,堅持從頭讀到尾;一本書,這樣反復多讀幾遍,基本就能搞懂。

后來我才明白了其中的道理:知識不全是線性的,大部分是網狀的,知識點之間不一定有絕對的先后關系;前面內容看不懂,跳過去,并不影響學后面的;后面的學會了,有時候更容易看懂前面的。

在這里,我想多說幾句:今天的社會,瞬息萬變,光靠學校里學的知識肯定不夠;只有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才能應對未來所有挑戰。終身學習就是要靠自學能力。

▍第三,如何搞定點名?

修兩倍的課程,上課時間肯定會沖突。一旦缺課,就怕遇到老師點名。在大學,點名是大事。怎么辦呢?

老師點名的目的,就是怕大家不認真學習。我想出的辦法是,如果我能給老師留下深刻印象,讓他知道我沒有偷懶,應該就可以了。

于是,上課時,我直接坐到第一排,坐到老師很容易看到的地方;老師提問的時候,我總是第一個舉手;課間休息時,有不懂的地方,我也主動找老師請教。

經過我的努力,系里大多數老師對我印象都不錯,缺課就不是事了。就這樣,我克服了重重困難,終于搞定了四年所有學分!

在這個過程中,武大的老師們特別友善,給了我很多指導和幫助,每每想起來,內心都充滿了感激!

1.3 第二個目標:成為優秀的程序員

我學的是計算機,光修學分是不夠的,把程序寫好才是硬道理。所以,我定的第二個目標:成為一個優秀的程序員。

30多年前,電腦非常少。大一時候,全年級同學上機實踐,只有一臺68000小型機。四十多年前的小型機,性能遠不如十年前的手機,還掛著 20多臺終端,慢得令人發指。

就是這樣的條件,還不能放開了用,上機還需要憑票,每個人一周只有兩張,每張2小時。每周就幾個小時時間,時間太短了,要把程序寫好,實在太難了。

于是,我有空就跑到機房門口排隊,蹭電腦。碰到同學沒來,我就可以撿漏。如果實在排不上,我就站在邊上看同學上機,過過眼癮。如果遇到同學不會,我就去指導一下,特別有成就感。

為了有效利用上機時間,我每次都提前在紙上把代碼寫好,到了機房后就可以直接輸入了。怎么輸入更快呢?我想了一個餿主意:用打印紙把鍵盤拓下來,貼在課桌上,然后,無論上什么課,一邊上課,一邊敲桌子,偷偷練打字。過段時間,我發現周圍的同學都這么干了。上課的時候,經常聽到有人敲桌子,把老師都搞懵了。

實在沒電腦用的時候,我還有一個絕招:在紙上寫程序。教材中的示范程序,往往都是寫得最好的。我合上教材,就在紙上用自己的方法重寫所有示范程序,反復寫,直到寫到同樣的水平。

我上的第一門編程課是《Pascal 語言程序設計》。等我上大二的時候,有同學來告訴我,我寫的 Pascal 作業被老師編入了新版教材。我非常高興,我寫的程序得到了老師的認可。

后來我就開始在老師的實驗室幫忙做課題。在實驗室的電腦前,熬過一個又一個通宵,就逐步練成了同學眼里的“技術高手”。

幾年前,我在知乎上還看到了一段匯編語言的代碼,這是我在大二時候寫的。這是DOS系統上的內存管理工具,叫RI,當時,這個小工具在國內很火,用的人很多,我索性就全部開源了。

時隔三十多年,現在還有人討論,作為一個程序員,我挺自豪的。

1.4 第三個目標:在學報上發論文

接著,我挑戰第三個目標:在一級學報上發篇論文。對在校的大學生來說,這個目標相當困難。我去找我的老師張德向教授請教,他建議我把之前研究計算機病毒的思考整理一下,寫成論文試試。

那個時候,國內剛剛經歷了第一次計算機病毒大爆發。我花過不少時間琢磨,甚至還寫過一款殺毒軟件,算國內最早一批吧。

這個就算學術成果嗎?我心里沒底,但還是按張老師的建議,壯著膽子整理成論文。

那時論文都是寫在稿紙上。我洋洋灑灑寫了幾十頁,厚厚一沓稿紙。寫完后,我拿給幾個好朋友看,大家給我提了不少意見,有位同學最后說,字寫得實在不怎么樣,還告訴我,“字寫得好看,機會就大”,于是,他自告奮勇、辛辛苦苦花了三天時間幫我謄寫了一遍。

然后,我就把論文寄給了權威的學術期刊《計算機研究與發展》。差不多過了半年,我收到回信說,論文被錄用了!

當時,我特別激動。真沒想到,第一次投稿就錄用了。更沒想到,等到正式發表,已經是兩年后的 1992年8月。據說這就是正常流程。

每次想到這件事,我都覺得:敢想敢干非常重要,年輕人要有年輕人的魄力,很多事情沒有想象得那么復雜,去試試就知道了。

1.5 夢想與成長

這就是我在武大的求學生涯。很多人年輕時都有類似的經歷,因為一本書、一部電影,或者一個人,夢想就被點燃了。我幸運的是,我真的把這個夢想當回事,想辦法拆解成一個又一個可實現的目標,然后竭盡全力去實現。

夢想的力量極其強大,我想盡辦法,把各種不可能的事情,變成了可能。這段經歷為我以后的人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創業之旅

修完學分后,我有了足夠的時間,開始做一些有趣的事情。

2.1 第一款商業軟件

大二五一假期,在武漢的電子一條街上,我認識了一位朋友,技術水平很高,他叫王全國,他是武大學長,比我大四歲,已經留校當老師,在校辦的一家網絡設備公司上班。

我經常跑到他們那里去蹭電腦,他們的電腦比實驗室的好太多了,而且都是最新型號的。我在他們演示機上寫程序,如果有客戶過來咨詢,我就幫忙接待和介紹。老師們一直以為我在那里打工,實際上,我就是在那里蹭電腦,沒有工資,中午管個盒飯。

我和王全國越來越熟,他也認可我的能力,到了暑假,我們決定一起寫款加密軟件。為啥寫加密軟件?主要因為這類軟件技術上比較難,我們想做點難的事情。每天公司下班后,把卷簾門一關,整個辦公室就成了我們的天下。

我開著兩臺電腦,一臺寫程序,一臺做測試,心情有點像段子里說的那樣:“等咱有錢了,豆漿買兩碗,喝一碗,倒一碗”,別提有多爽!

這段日子特別快樂,我們經常干到凌晨3-4點。困了,就直接睡在沙發上,辦公室里正好有兩張長沙發,我們倆一人一張。無論睡得多晚,第二天一定按時起床,因為公司九點要開門營業。

就這樣,沒日沒夜干了十五天,我們倆都瘦了一整圈,產品如期干出來了。

這就是我做的第一款商業軟件,叫 BITLOK ,在當時加密軟件圈引起了不小的反響,很受程序員和開發者的歡迎。這款軟件定價 2000多元,銷量不錯,我們持續升級了幾代,賣了六七年時間,賺了不少錢。

第一次干,就大獲成功,多少有點小激動。我自己還是非常清楚,如果不是和王全國一起干,多半沒戲。大家想想,當時我大二,不到20歲,王全國已經留校當老師,他的成熟度、經驗和資源都遠超過了我。所以,一個人能力再強,也是有限的;找互補的朋友一塊干,更容易成功。

我和王全國成了一輩子的朋友。30年后,我們兩個老男人,還特意拍了張背靠背的 Kappa 照,來紀念我們第一次的合作。

2.2 第一次創業

到了1990年8月,大三暑假,在武漢電子一條街上“混”了一年多后,我也算小有名氣。有位學長拉我一起創業,我答應得非常爽快,而且特別興奮,終于有機會大展宏圖了!

我們在賓館里租了一個房間,房號103,公司取名叫“三色”。我們4個創始人,大家都是朋友,也不好意思談股份,于是平分了,每人25%。

大家都渴望干番大事業。每天忙得熱火朝天,經常一干就是一通宵。但一個很要命的問題馬上來了:誰說了算?

凡事幾個人商量,效率很低,而且意見不一致,經常扯皮。我們決定正式選一個董事長來決策。短短幾個月,我們改選了好幾回。結果,大家都輪流當了一遍。就我一個人沒當過,主要因為年輕太小,壓不住場。有個同學還保留了我當時的名片,前段時間拿給我看,職務是技術主管。

從賣電腦,到寫軟件,再到打字復印業務等……為了偉大夢想,我們不怕辛苦,啥生意都做。現實很殘酷,開頭還賺了點小錢,隨著業務越來越多,賺錢越來越難。

我在學校上晚自習時,經常被其他董事拉出去開會。幾個董事都沒啥經驗,自然也商量不出什么好的辦法。再后來,公司發不出工資,飯都要吃不上了,這個過程非常煎熬。

有位董事吹牛,說他做生意不行,打麻將還行。我們就派他跟食堂師傅們打麻將,打了幾次,還真贏了好多飯菜票,公司靠這個又撐了一段時間。后來,贏得實在太多,師傅們也不跟他玩了。

最后,公司終于熬不下去了,連散伙飯都沒吃,就關門清算了。我記得,我分了一臺286電腦,抱著電腦就回了學校。第二天早上,走在校園里,感覺陽光燦爛,終于不用瞎折騰了。

我的第一次創業就這樣結束了。我回來復盤了很多次,我們在商業上太幼稚了,完全沒經驗,比如我們創業,既沒有說明白誰牽頭,也沒有搞明白做什么業務,碰到什么做什么,稀里糊涂就開始了。

三色的失敗,給我澆了一盆冷水,讓我徹底清醒了。辦公司太不容易了,光有技術是不夠的,還有太多東西要學,尤其是商業方面的基本功。

多年后,我見過一個大學生創業團隊,四個股東,每人25%。我一看他們的名片,個個都是董事長。好家伙,四個董事長,我愣住了,問他們:你們到底誰負責?他們跟我說,他們都是同學,凡事商量著來。

那一瞬間,我彷佛看到了當年的我,當年的三色,我估計他們創業不會太順,只能祝他們好運!

2.3 創業與成長

大學畢業后,求伯君拉我加入金山。時間過得很快,今年已經是金山創辦35周年。金山是我真正成長的地方,有兩位大哥求伯君和張旋龍,還有鄒濤、章慶元、郭煒煒等一群兄弟,我們一起走了很多年。

在金山內部,有句話我們經常講,一個人可能走得更快,但一群人走,才能走得更遠。這就是金山35年最重要的經驗。

2010年4月,我再次出發,懷揣年輕時候的夢想,和一群伙伴創辦了小米。小米的故事,我就不講了?;赝易约哼^去三十多年的創業之旅,就是不斷追尋夢想并不斷成長的過程。

3、高端探索

談到成長,過去三年高端探索之路,是近十年來我最痛苦、也是收獲最大的一次。

小米的高端探索,從小米10開始。剛開始很順,首戰告捷,但緊接著,小米11 就遭遇重大挫折。大家憋了一口氣,花很大力氣做小米12,但還是不達預期。大家沒想到做高端這么難,更沒想到投入這么大,沮喪的情緒在公司里彌漫開來。

3.1 小米史上最激烈的爭論

我找大家聊了很長時間,很多人的觀點非常尖銳,讓我都特別意外。有人說,做高端實在太難了,我們能不能不做?還有人說,小米品牌形象已經固化,能做成高端嗎?我們要不換個新品牌?

那是去年春節放假前。我一直以為大家都支持做高端,真沒想到有這么大分歧。聊完后,我心情非常沉重,焦慮得連年都沒過好。

春節后上班的第一天,我緊急召集了一次討論會。這就是小米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專項戰略討論會,所有部門的總經理都參加了。

我鼓勵大家暢所欲言,放開了說。也許剛過完年,氣氛非常融洽,但爭論非常激烈,從中午開到晚上。我反復說服大家:我們創業的夢想就是把小米做成全球知名的科技品牌。無論多難,我們一定要堅持使用小米品牌做高端。

還有,消費電子行業,競爭極其激烈,只有做高端,才能倒逼我們在技術上尋求突破,贏得未來生存和發展的空間。

最后,大家終于達成了共識,高端是我們發展的必由之路,更是生死之戰!不能有任何動搖,必須死磕到底!我們正式把“高端化”定為集團戰略!

3.2 影像探索

我舉影像的例子,給大家講講我們探索的過程。我們對影像一直都非常重視,2017年就設立了單獨的相機部。

友商一直采用 DXO評測的排名來展示影像的效果和技術實力。當時,我們投入很大,心氣也很高,目標簡單粗暴:超越友商,DXO全球第一!

我們吹響了沖鋒號。在DXO評測中,我們首先進入前三,接著第二,然后做到了并列第一。為了奪取DXO第一,我們團隊接著又花了兩年多時間準備了小米11 Ultra,傳感器是我們專門定制的,參數全部拉滿,調校也下了巨大功夫。

發布前一天,我們終于收到通知:DXO評分,全球第一!相機部沸騰了,這是大家期待已久的巨大成功。同事們有多激動呢?經過多年的奮斗,終于得償所愿!都等不及產品的正式發布,當天晚上就舉辦了盛大的慶功宴。

小米科技園也亮起了 DXO第一。我們都沉浸在成功的快樂之中。結果,誰沒想到,產品首發第一天,就被用戶瘋狂吐槽。這么牛的影像,“DXO全球第一”,為啥用戶還不滿意呢?大家都有些懵了。經過痛苦的反思,大家徹底明白了,參數到頂、DXO全球第一,并不代表拍照好,更不代表用戶滿意。

怎么才能拍出用戶滿意的好照片?我大學時候的經驗告訴我,找個懂的人問問。

3.3 小米和徠卡合作

我提議找徠卡聊聊。同事們告訴我,徠卡已經找過我們兩次,被我們不同團隊拒絕了。???被我們拒絕了,還拒絕了兩次?我仔細了解了一下事情的來龍去脈,不是我們狂妄,而是同事們真的非常糾結:徠卡和其他品牌合作了五年,做得也挺好,我們能超越嗎?如果不能超越,會不會成為行業笑話?

我的觀點不同,我認為,只要徠卡是這個世界上最好的老師,只要我們用心學,我們的能力就一定會成長!我還專門問了很多攝影師,每個人都說,徠卡是影像界的傳奇,地位和實力都是頂級的。

我們下定決心,正式和徠卡簽約!

3.4 攝影班

簽約后的第一件大事,你可能想不到:辦班!辦攝影班!

因為我深知,只有懂攝影、愛攝影,才能真正做好影像。我們正式請徠卡到小米科技園來辦攝影班,我逼著核心團隊成員全部來上課。

迄今為止,我們已經辦了六期徠卡大師課。這次,我上課特別認真,上大學都沒有那么認真,一節課都沒缺過,因為我是班長,不好意思請假。這門課上起來,挺不容易的。平時大家都特別忙,到了周末,還要上課;上課也就罷了,關鍵是還要交作業。

每次作業都把人整瘋了。有一次趕作業,我一大早就跑到小米科技園的星巴克里,拍同事。不少同事不知道我要干嘛,咖啡沒喝完,就全跑了。

攝影文化的種子一旦種下,很快就生根發芽。公司內部,大家組織了各種形式的攝影培訓和員工影展,同學們參與的熱情都特別高。

而且,我們還交了很多專業攝影師朋友。在長城上,還辦了一次規模盛大的攝影展,大家看看。

3.5 徠卡雙畫質和攝影套裝

隨著我們對攝影文化的了解,加上徠卡的合作,我們堅定選擇了人文影像的方向。并下定決心,在手機上做出原汁原味的徠卡影像。

這個決心并不好下。目前手機上的主流風格,色彩偏鮮艷,雖然有點假,但第一眼確實好看。徠卡影調,很有人文感,乍一看,不那么討喜。萬一大眾用戶不認可,怎么辦呢?

我們和徠卡反復商量,最后,我們建議:在做好經典徠卡影調的基礎上,再為大眾用戶設計一套“徠卡生動”。徠卡非常驚訝,小米居然有這樣的決心,愿意花兩倍的研發投入來做好一部手機的影像,他們欣然接受了。徠卡雙畫質,就這樣誕生了。

首款搭載徠卡雙畫質的手機,小米12S Ultra,發布后效果相當好,大眾用戶喜歡,攝影師也特別喜歡!

我記得,一個攝影師朋友,看樣片的第一眼,就豎起了大拇指,他真的沒想到手機可以拍出這樣的質感,說“這款手機太牛了,這真徠卡!”。后來,我們干脆把這句話做成了海報上的廣告詞。

還有一個小故事,關于攝影套裝的。這個產品特別火,首發優惠價799元,被網上黃牛炒到1400元。這么火的產品,立項的時候,居然被我拍死了兩次。認真學習攝影之后,我才真正懂了攝影愛好者的想法,第三次立項,毫不猶豫就支持了。同一個產品,認知轉變后,決策完全不同。

這里,我要特別感謝一下,小米產品團隊的堅持!事實證明,你們是對的!兩代 Ultra 產品的發布,讓小米影像在大眾用戶和專業攝影圈層,都有了很好的口碑。

3.6 小米13

這樣的探索與改變,正發生在小米的方方面面。就是這樣,我們對高端的理解在逐步增強,高端產品的表現也越來越好。小米13 口碑和銷量都非常不錯,但研發過程中兩次差點夭折,我給大家說說背后的故事。

第一次是在立項會上。小米12 和 12S 連續兩代不達預期,虧損非常嚴重,小米13 要不要繼續做小屏,爭論非常激烈,一半以上的同學都反對。

做小屏旗艦的確特別難。用戶要的不僅僅是小尺寸手感,還必須是一款沒有短板、沒有閹割的全能旗艦。要在小尺寸機身里,塞進全能旗艦的所有功能,達到全能旗艦的體驗,這對研發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更難的是,就算你做到了,成本也很高,用戶未必買單,因為小尺寸手機看起來就不如大屏手機顯值錢。

我理解大家的各種糾結,但我依然認為:手感是最重要的用戶體驗,雖然不在參數表上,也很難說清楚好在哪里,但用戶一上手,就能立刻體會到。

這次立項,勉強通過了。我們研發團隊背水一戰,迸發了超強戰斗力。在去年疫情期間,大家為了不耽誤進度,吃住在辦公室,過上了“軍訓”式的集體生活。不負眾望,小米13 做得極其出色,很多體驗甚至大幅度超越了 iPhone。

第二次差點夭折是在產品上市前夕的定貨會上。哪怕小米13 體驗如此出色,同事們還是信心不足。前兩代我們損失慘重,大家有點怕了,假如這一代再輸,又虧幾億,甚至十幾億,我們扛得住嗎?還有,同行在這個價位都是大屏,參數看起來很猛,我們真的打得過嗎?

討論會上,氣氛比第一次還要壓抑。這個時候,我也不能亂拍板,只能找大家做工作,反復說服:做高端一定要有耐心,用戶認可需要一個過程!而且,這個過程的確比我們想象得長。還有,目前的市場是高度同質化競爭,用戶需要一款獨特的產品。大家看到我這么堅持,最后就同意了。

命途多舛的小屏旗艦,小米13,終于面世了。有米粉開玩笑說,“小米旗艦,買雙不買單”,他們一定等小米14,堅決不買小米13。這個玩笑,讓我們脆弱的神經又嚇了一跳!

結果呢?誰也沒想到,口碑和銷量雙豐收!米粉朋友們都說,這是小米的“十三香”。

我們連續做了三代小屏旗艦,巨大的決心、投入和耐心,才收獲了今天小米13的成功。這個成功實屬不易,小米13 成了我們“從參數領先到體驗優先”的代表作。

這次,大家從心底里徹底認同了“體驗優先”。這就是我們總結的高端產品設計三原則:“高端無短板,從參數領先到體驗優先,軟硬件深度融合”。有了這樣的認知,有了這樣的共識,我相信,未來的產品一定會更好!

3.7 認知與成長

小米高端探索之路,三年多時間,上百億的投入,幾萬人的共同努力,歷經跌宕起伏,終于迎來了階段性的突破。在這場高端戰役中,哪怕任何一點微小的成功,都非常不容易,背后都是認知的改變和突破。

只有認知突破,才能帶來真正的成長。這就是近十年來我最大的收獲。

4、人因夢想而偉大又因堅持夢想而成長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就是我經歷過的幾次關鍵成長:

在武大的求學生涯,讓我建立了夢想,并學會了把夢想拆解成一個又一個的目標。在金山的創業歷程,讓我完成了從程序員到管理者的蛻變。創辦小米,一個改變中國制造業的愿景,一個創新的商業模式,讓我的夢想開始逐步走進現實。

每一段經歷,每一次蛻變,都是一次認知的突破,更是一次關鍵的成長。

最近幾年,不少人都感到非常焦慮,非常迷茫。在時代變遷的洪流中,如何獲得內心的平靜呢?我的答案是:成長。

只有腳踏實地的成長,才有足夠的自信、勇氣與決心,去迎接所有未知的挑戰;也只有腳踏實地的成長,才能讓自己內心充實,眼里有光,時時刻刻充滿力量!

人生是一場馬拉松,一時一刻的成敗得失,都不那么重要。所有的人生難題,你都將在成長中找到答案。人因夢想而偉大,又因堅持夢想而成長。

朋友們,愿你歷經歲月洗禮,夢想依舊熠熠生輝。朋友們,不管你今天的夢想是什么,我都真誠地祝福你,祝你夢想成真,祝你擁有一個快樂而充實的人生。

(文章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關鍵詞: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23 創投網 - www.extremex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9 60 29 14 2@qq.com
皖ICP備2022009963號-3